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黄巢前生本为目连,因往地狱救母,无意中放出八百万饿鬼;所以他须托生为收人的劫星,把饿鬼全部收回。
凡该被收的人,无论藏在什么地方,也逃不了一刀。
这就是所谓“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
。
这种神秘说法实际代表一个惨痛的至理。
那八百万人(黄巢直接与间接所杀的恐怕还不只此数),无论当初是否饿鬼,但实际恐怕大多数是饿民或候补的饿民,屠杀是一个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
历代人口的增减有一个公式,可称为大增大减律。
增加时就增到饱和点甚至超饱和点,减少时就减到有地无人种有饭无人吃的状态。
人口增多到无办法时,由上到下都感到生活困难;官吏受了生活恐慌心理的影响,日愈贪污,苛捐杂税纷至沓来。
民间的壮健分子在饥寒与贪污的双层压迫下,多弃地为匪,或入城市经营小本工商,或变成无业的流民与乞丐。
弃地日多,当初的良田一部成为荒地,生产愈少,饥荒愈多。
盗匪遍地之后,凡不愿死于饥荒或匪杀的农民,也多放弃田地,或入城市,或为盗匪。
荒地愈多,生产愈少,生产愈少,饥荒愈甚;饥荒愈甚,盗匪愈多,盗匪愈多,荒地愈广。
这个恶圈最后一定发展到良民与盗匪无从辨别的阶段,这就是流寇的阶段。
长期的酝酿之后,人口已经减少,再加最后阶段的流寇屠杀,当初“粥少僧多”
的情形必一变而成“有饭无人吃”
的局面。
至此天下当然太平,真龙天子也就当然出现。
大乱之后,土地食料供过于求,在相当限度以内人口可再增加而无饥荒的危险。
所以历史上才有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年的太平盛世: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东汉初期的中兴之治。
唐初的贞观之治,清代康熙乾隆间的百年太平,都是大屠杀的代价所换来的短期黄金境界。
生活安逸,社会上争夺较少,好弄词藻的文人就作一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的理想文章来点缀这种近于梦幻的境界。
但这种局面难以持久。
数十年或百年后,人口又过剩,旧的惨剧就须再演一遍。
(七)中国与外族
二千年来外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在原则上,中国盛强就征服四夷,边境无事,中国衰弱时或气候骤变时游牧民族就入侵扰乱,甚或创立朝代。
但实际二千年来中国一部或全部大半都在外祸之下呻吟。
五胡乱华与南北朝的三百年间,中原是外族的地盘。
后来隋唐统一,中国算又自主。
但隋与盛唐前后尚不到二百年,安史之乱以后,由肃宗到五代的二百年间,中原又见胡蹄时常出没,五代大部是外族扰攘的时期。
北宋的一百六七十年间,中国又算自主,但国防要地的燕云终属于契丹,同等重要的河西之地又属西夏。
南宋的一百五十年间,北方又成了女真的天下。
等到女真已经汉化之后,宋金同归于尽,一百年间整个的中国是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这是全部中国的初次被征服。
明朝是盛唐以后汉族惟一的强大时代,不只中国本部完全统一,并且东北与西北两方面的外族也都能相当的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