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据今日所知,战国时代最有系统的统制家族生活的就是秦国。
商鞅变法: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商鞅的政策可分析为两点。
第一,是废大家族。
所以二男以上必须分异,否则每人都要加倍纳赋。
第二,是公民训练。
在大家族制度之下,家族观念太重,国家观念太轻,因为每族本身几乎都是一个小国家。
现在集权一身的国君要使每人都直接与国家发生关系,所以就打破大家族,提倡小家庭生活,使全国每个壮丁都完全独立,不再有大家族把他与国家隔离。
家族意识消弱。
国家意识提高,征兵的制度才能实行,国家的组织才能强化。
商鞅的目的十分明显。
什伍连坐是个人向国家负责。
告奸也是公民训练。
禁止私斗,提倡公战,更是对国家有利的政策;家族间的械斗从此大概停止了。
商鞅的政策完全成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汉初贾谊不很同情的描写,尤为活现:
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
行之三岁,秦俗日败。
秦人有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假父耰锄杖彗耳,虑有德色矣。
母取瓢碗箕帚,虑立讯语。
抱哺其子,与公并踞。
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观。
其慈子嗜利而轻简父母也,念罪,非有储理也。
亦不同禽兽仅焉耳!
贾谊所讲的是否有过度处,很难断定,但大概的情形恐怕可靠。
旧日父母子女间的关系以及舅姑与子妇的关系完全打破,连父母子女之间互相借贷都成问题,颇有今日西洋的风气!
可惜关于家族制度的改革,我们只对秦国有这一点片面的知识,其他各国的情形皆不可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