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阳明家书中对妻侄说:“道若日星然,子惟不用目力焉耳,无弗睹者也。”
道就在那,是你不用力看,所以看不到啊。
后面说他求道“舍近求远”
,也是因为看不到。
看不到怎么办?用“诚”
开心门,用“敬”
开法眼,用“良知”
见道。
大道也就在百姓日用中,就在圣贤大儒们的举手投足之间,若以“诚”
“敬”
细察之,定会有所发现。
一向注重言传身教的王阳明,常在游山玩水中完成针对性的教学。
这种看不见的、感性的熏陶,才是能真正改变气质、培养大丈夫的。
虚的往往决定实的,见“虚”
、见“不可见”
的能力,决定着我们的进步速度。
而我们常常对身边事物熟视无睹,对远方则充满幻想。
高人和光同尘,大道若日月星灿,一切就在身边,明明白白,关键是用“心”
发现。
君子之道从来是“不远”
“不繁”
的。
若“事在易而求诸难”
,是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心学讲“略”
,先简略了,才能抓住重点。
上来求繁求难,就把重心弄丢了。
王阳明在这封家书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诸阳伯的问题所在。
最后交代他说:“子归而立子之志,竭子之目力,若是而有所弗睹,则吾为隐于子矣!”
王阳明面对这种初学者,还是只能先强调立志。
志立则可开眼,诚敬始有着落,才能真正有所学,有所养,有所得。
[1]牟宗三著,吴兴文主编。
牟宗三文集:人文讲习录[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9:11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