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日反省,每日有所得,有所养,日积月累,蔚为大观。
“日严日畏”
,日日存天理,去人欲,圣人便可学而至。
这封家书里,王阳明另外重点表达的一个观点就是“养身养德,只是一事。”
他告诉体弱多病的弟弟,调养身体和修养德行是一回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更是修行精进的基础,自古圣贤,都有一套修身养性的功法和心法。
王阳明最重要的道友、知己湛甘泉,可谓“养身养德”
的典范,一生静敬修行,追求内圣,活到了九十五岁。
出入佛老的王阳明自己也曾修炼静坐、引导术等。
他建了功,立了业,却没甘泉长寿。
他在成雄的路上消耗过度,五十七岁因肺病而客死他乡。
但阳明毕竟还是“成了”
。
养身养德的重点是照顾并安顿好自己这颗“心”
。
从少年抗厉到吾性自足,从“不动心”
到“此心光明”
,王阳明这位心学大师也是一路“养”
出来的。
所谓“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4]一个“养”
字便可道尽人间学问功夫。
养身也即养气,孟子可谓养气大宗师,直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怎么养呢?解释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之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以直养,须集义。
“直”
与王阳明“致良知”
之“致”
可互参,正是孟子提出了“不待学而知,不待虑而能”
的良知良能说,至王阳明,“良知说”
被完善、光大。
孟子之“集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