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便是阳明“良知”
之扩充,最后都可至大至刚,充塞环宇。
学心学,要养,养出气场,最后变化气质。
诸葛亮《诫子书》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这里强调的是养德,王阳明是把养身和养德当成一回事,其致良知的功夫包含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王阳明自己是梦想成为诸葛亮那样的人的。
他在这封家书里劝勉守文“清心寡欲,则心气自当平和,精神自当完固矣。”
跟诸葛亮劝诫儿子,完全是一个路数,都从“戒”
“养”
上来。
《菜根谭》里讲“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人要养和气,养喜神,才能清心寡欲,精神完备。
越是壮怀激烈的人,越要修这份清心寡欲。
如此才能在乱世里“横来竖去”
。
这封家书的落款是“阳明山人”
,深山养气也养人。
身在官场,正因为有这份隐逸修道、养浩然之气的情怀,王阳明才在“事”
上磨炼出“心学”
,在修行上“养”
出良知教。
他和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
,也一样“死而不亡”
。
[1]伯显:即王守文,王阳明的十弟。
[2]惩忿窒欲:语出自《周易》,意为克制愤怒,拟制嗜欲。
[3]尚谦:即薛侃(1486—1546)。
王阳明的高徒,字尚谦,广东揭阳人,薛侃善提问,《传习录》中有许多他与阳明先生的问答,也是他在赣州最早刻印刊行了《传习录》。
王阳明死后,他讲学岭南,继续传播心学。
[4]语出自《孟子?告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