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思”
“辨”
,是择善而为知;“笃行”
,是固执而为仁;简言之,就是知行合一。
知难,须做学问,须思辨博审。
行更不易,须努力坚持。
王阳明自己是狠狠下过“道问学”
的功夫的,他本人十分尊敬朱熹,苦读理学著作,“格竹子”
把自己都“格”
吐血了,但最终还是发现与朱熹的“格物致知”
之理有不合处,后来于百死千难中,独创心学体系。
但此前下的一番苦功夫绝不可省,没有继承便没有创新。
家书中王阳明也引用《礼记》里的话“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来向弟弟守文强调尊师重道的意义。
对待先贤导师和经典,若没有尊崇笃信的心,则必然会轻视慢待。
严师出高徒,先生认真教,学生认真学,真能如此,学问便不至于荒凉。
而今日满地硕博士,成了“项目师”
们的好员工。
外加学生也给老师打分,雇佣关系和评价体系的畸形,师道尊严之沦丧,让国人不知敬学久矣。
今天我们反观王阳明之言行,学习心学,不仅要延续自孔孟以来的师道尊严,更要慎重对待我们的国学经典。
王阳明在这封家书里认为圣贤留下来的经典,没有不教人“去人欲存天理”
的。
四书五经就是这样的经典,找不到入道的方法,就可到四书五经里去找。
今天我们也要返本开新,回到传统文化的根上,接通今人的感觉,用好互联网时代的渠道,如此,学脉道统方可有续。
我辈学人,当有此志。
立志不易,孔子尚且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所谓立,是志立。
十五年功夫,才完成立志。
此志,我辈哪能轻易得来。
今日,人常言“三十而立”
是以期成家立业,然志不立,又有何业可成。
即便孔子后来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
,王阳明认为也是“志之不逾矩也”
,终身不易其志,非圣人而不能也。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