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狮山史影(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就总得有建文帝的陵寝,要有御制的碑铭。

可是,这些全都没有。

明末崇祯年间,曾有人上疏请将建文帝人祀,崇祯就说:“建文无陵,从何处祭?”

实际上,朱棣本人也并不相信建文帝已经死去。

为了寻觅这个皇侄的踪迹,他处心积虑几十年,寝不安眠,食不甘味。

他在永乐三年派遣郑和下西洋,目的之一就是在域外查探建文帝的下落。

《明史》上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又派遣户科都给事中(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部长)胡濙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察仙人张三丰为名,遍行天下州郡乡邑,暗察建文帝藏身之地,前后两段在外奔波了十五年。

为了同样的目的,成祖曾多次命礼部榜示天下,申明僧侣、道人“俾守清规,违者必诛”

;还以对照度牒的办法,对出家人严加巡查。

《明史胡濙(ying2)传》载,永乐二十一年,胡濙还朝,紧急谒见皇帝,当时成祖已经就寝,听说胡濙到了,赶忙穿上衣服,召他人内。

胡濙就把访察建文帝的情况做了报告,直到漏下四鼓才出来。

究竟是什么内容,君臣竟谈了这么长时间?史书上没有明说。

只是交代了这个情节:此前,传言建文帝蹈海去,现在才解除了疑虑。

我们可以据此推想:是不是掌握了建文帝已经死去的信息?或者,虽然建文帝尚在人世,但已寄迹佛禅,无心俗务,或因健康状况不佳,总之,对朝廷已不再构成威胁了。

否则,朱棣何以“至是疑始释”

呢?一年后,朱棣即病死于北伐途中。

在二十二年的皇帝生涯中,朱棣无时无刻不被这个侄子的疑踪搅扰着,说来也是堪笑又堪悲的。

至于建文帝究竟逃亡到了哪里,至今史学界也没有定论,可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主张“在近不在远”

上海学者徐作生先生通过多年实地勘查,并研究大量文献资料,认定建文帝一直藏身于苏州吴县的穹窿山皇驾庵,其庇护人竟是曾辅佐朱棣得天下的和尚道衍(即姚广孝),有皇驾庵的碑刻资料为证;并考证,穹窿山拈花寺后半山坡上的当地人所称的“皇坟”

,即建文帝的陵墓。

有的则坚持“流落滇黔说”

,认为武定狮子山即定居地之一。

我在武定访问期间,为了揭开这个历史上的疑团,或者说,要为“流落滇黔说”

多找到一些史证,曾走访了当地的史志办、图书馆,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可惜所获甚微。

其中较有价值的,是清初《武定府志》的记载:“帝(建文)乃先人蜀,未几,人滇。

虽往来广西、贵州诸寺,止于狮子山正续寺者数十年。”

清乾隆时檀萃著《武定凤氏本末》一书,也有“让帝遁荒至滇,黔国公送之凤氏所”

的记述。

但即使这些资料,也都是事隔二三百年之后的往事钩沉了。

资料缺乏,载记寥寥,这原是容易理解的。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过去的历史向来都是胜利者的历史,失败者如果不遭到痛骂,也要湮没无闻。

何况,有明一代,以至清初,很多时间它都被当作一个异常敏感的政治问题。

不过,就我闻见所及,痛骂建文帝的还没有,这对这位倒霉的流亡皇帝来说,也算是够幸运的了。

我从史书及方志中抄录了一些传说是建文帝遁迹禅林后的诗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