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这里说到了最早出现的几个城市:鸯伽的瞻婆城、伽尸的婆罗捺(即波罗奈)城和摩竭陀的王舍城。
这些城市都位于恒河流域,是列国时代一些大国的首都。
列国时代有16个大国,还有一些小国,它们都应当有一个城市作为首都。
所以,除了这些城市以外,在晚期吠陀时代还应当建造了一些城市,不过规模不会很大,佛经的这段话里说这些城市都是“日出时造,即日出时成”
,即在短时间里建造而成,大概很简陋。
但城市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亦即这些城市的功能是什么?佛经说这些城市都是“郡邑,王所治名”
,即行政官邸,而与商业贸易似乎没有关系。
但从印度的情况看,它们也应当是一些商业中心,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此外,当时有频繁的战争,所以这些城市大概还有城墙。
在此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间以及雅利安人内各部落间争夺财富和土地的战争更加频繁,使得阶级分化日益加剧,奴隶制发展起来,奴隶人数逐渐增多。
奴隶制已经成为社会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时除战俘奴隶外,已开始有了债务奴隶,因赌博而出卖为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达萨”
的概念也完全从“敌人”
变成了“奴隶”
。
瓦尔那制度也在这时从两个瓦尔那变成了四个瓦尔那。
二、国家的形成
随着这一切变化,雅利安人原先的氏族部落机构逐渐变成了镇压和压迫民众的暴力机器。
过去民主选举产生的部落首领罗阇,也逐渐演变成了世袭君主。
萨巴和萨米提虽仍存在,但作用越来越小。
由于雅利安各个部落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向国家过渡的时间也不一致。
如恒河上游的居楼和般陀罗在公元前9—前8世纪就已过渡到了国家,但大多数是在公元前7世纪以后才完成这种过渡的。
这时的国家是如何形成的?没有当时的资料可以直接说明这样一个过程。
晚后佛经既然说到了城市形成,那么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到了国家的形成,因为最初形成的城市,其作用除了作为商业中心之外,就是一个国家的首都、行政中心。
上面我们引用了佛经关于城市产生问题的一段话,即《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十二中的那段话,在那段话后面还有一段话讲到王权的产生,即讲到国家的产生:
“‘……有田宅,疆畔别异,故生诤讼,以致怨仇,无能决者。
我等今者,宁可立一平等主,善护人民,赏善罚恶。
我等众人,各共减割,以供给之。
’时彼众中,有一人形质长大,容貌端正,甚有威德,众人语言:‘我等今欲立汝为主,善护人民,赏善罚恶,当共减割,以相供给。
’其人闻之,即受为主,应赏者赏,应罚者罚。
于是始有民主之名……由此本缘,有刹利名。”
这里的刹利就是刹帝利,即王。
而王的出现,正是国家形成的标志。
在《长阿含经》卷第六第二分初《小缘经》第一中也说到王的出现,即说到国家的形成:
在这段经文中,阐述了有关私有制、阶级矛盾、王权的产生、国家机器——法庭的出现、赋税制度的出现,以及瓦尔那制度的产生等内容,这段话是在佛陀批判婆罗门教所谓四个瓦尔那神创说时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