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晚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佛陀的这种说法有些社会契约论的味道,就是说,在佛陀看来,王权(实际上就是国家)的出现是大家商量的结果。

这段话还说到了国家、王权的职责——解决争讼。

解决什么争讼?解决因为私有制的出现而引起的矛盾。

什么矛盾?实际上就是阶级矛盾。

王权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国王的权力之一就是司法权;国王的职责是“正法治民”

,即运用法律来保护有产阶级、统治阶级,统治人民;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就是暴力机关——法庭的设立;国家产生后,就出现了赋税:“众人即共集米供给。”

在《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十二以及《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梵志品·婆罗婆堂经》第三中也说到雅利安人国家形成的问题,其内容和前两篇的内容非常相似,只是没有说到城市出现的问题。

从世界上许多早期文明来看,最初形成的国家都是小国寡民的,如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就是如此。

那么,晚期吠陀时期形成的国家的状况如何?从佛经的资料看,公元前6—前4世纪时期,即列国时代,印度的国家也都是小国寡民的。

虽然说当时北部印度有16个大国,但其实那些大国也并不大,这些大国的形成是一些强国不断兼并弱小国家的结果,更何况那时还有不少的小国。

晚期吠陀时代形成的这些国家的政体如何?没有这个时期的资料说明,前述佛经的资料中说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共和国,因为国王是选举出来的。

后来,在列国时代,印度还有一些共和国,它们应当是晚期吠陀时代传下来的,如迦毗罗卫、末罗、跋祇等。

当时有没有君主国?如果有,其君主的权力如何?如果没有,那么,在列国时代的众多国家中的君主制国家是如何出现的?很可能是因为当时战争很多,而刹帝利在战争中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了君主国。

(一)瓦尔那制度的固定化

“瓦尔那”

或译为种姓,原意为“颜色”

、“品质”

,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这一制度产生于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之初。

不过,当时只有“雅利安瓦尔那”

和“达萨瓦尔那”

两个等级。

在早期吠陀时代晚期,随着雅利安人社会的分化,在雅利安人内部也出现了3个不同的等级划分,即婆罗门、罗阇尼亚和吠舍。

原来的达萨成为首陀罗,从而形成四个瓦尔那。

到晚期吠陀时代,原来的罗阇尼亚转化为刹帝利。

这样就形成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武士阶级)、吠舍(一般平民大众),以及这3个等级以外的、社会地位最低的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首陀罗4个等级。

各个等级除了地位不同以外,还有其严格的职业范围。

婆罗门种姓属于第一等级。

他们的职业是充任祭司,研究并传授婆罗门教经典(包括研究、解释法经和法论),为自己和别人进行祭祀。

他们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不承担国家的任何赋税和徭役,但允许其手下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婆罗门的人身不可侵犯。

他们不仅掌握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大权,而且其中一些人还直接参与政权,充当国王的顾问。

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接受布施和赠礼。

刹帝利属于第二等级,他们的本职是“进行统治,惩罚犯罪,并且从事战争”

王公贵族及官吏皆属于这一种姓。

他们可以研究婆罗门教经典、祭神、进行施舍,但不能像婆罗门那样传授经典,为人祭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