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晚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
banner"
>
一、晚期吠陀时代的社会经济
晚期吠陀时代是印度雅利安人国家形成的时代。
在早期吠陀时代后期,特别是梵书时期,雅利安部落开始从印度河上游逐渐向东迁徙,进入恒河流域。
由于从喜马拉雅山流下的河流在山的南麓一带水量不大,可以涉水而过,所以,东迁的雅利安人迁徙的路线基本上是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丘陵地带向东。
在迁徙时,他们尽量避开河流附近森林密布的地区。
在晚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势力主要是在恒河的上游和中游。
雅利安人不断向东扩展,与印度土著居民的频繁接触和新的结合,促进了次大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晚期吠陀时代,南亚次大陆已经比较广泛地使用了铁器,在《阿闼婆吠陀》中提到了铁,而且,考古发掘也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冶铁遗址。
随着铁制工具的出现,南亚次大陆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原先无人居住的森林地区和沼泽地区皆被大量开垦。
农业在经济中已居主要地位。
耕地使用重犁,往往用好几头牛牵引。
播种也按不同的季节分期进行。
农作物除麦、豆类外,又增添了水稻和棉花等品种。
手工业较以前有了发展,已经出现矿产、冶金、纺织、陶器、竹木器等行业,同时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的工匠,如铁工、木工、织工、金工、陶工、石工等。
据希腊史料记载,波斯王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518年占领印度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后,每年向其居民勒索赋税360塔兰特(1塔兰特等于26千克)砂金。
[11]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时可能已经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城市。
虽然没有当时的资料说明城市出现的过程,以及最早出现的城市是哪个或哪些,但晚后的佛经资料在说到私有制、国家产生的过程时,也说到出现了婚姻、家庭和城市。
如《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十二[12]说:
其后众生便共取粳米食之,其身粗丑,有男女形,互相瞻视,遂生欲想,共在屏处,为不净行。
余众生见言,咄此为非。
云何众生,共生有如此事,彼行不净男子者,见他呵责,即自悔过,言:“我所为非。”
即身投地。
其彼女人,见其男子以身投地,悔过不起,女人即便送食。
余众生见,问女人言:“汝持此食,欲以与谁?”
答曰:“彼悔过众生堕不善行者,我送食与之。”
因此言故,世间便有不善夫主之名,以送饭与夫,因名之为妻。
其后众生,遂为**逸,不善法增,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缘,故始有舍名。
其后众生**逸转增,遂成夫妻。
有余众生,寿行福尽,从光音天命终,来生此间,在母胎中,因此世间有处胎名。
尔时先造瞻婆城,次造伽尸婆罗捺城,其次造王舍城。
日出时造,即日出时成。
以此因缘,世间便有城郭、郡邑,王所治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