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发现这个企业是个典型的现代民营企业。
董事长告诉我,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行。
原来我们是卖药的,而且卖药一开始不让民企卖,是国有企业卖,后来可以卖了,卖了一段时间发现,光卖药不行,自己不生产可能利润不行,也保不住,怎么办?没有新药还是没有太大利润,所以有钱之后投资于新药的研发,而且新药的研发是组合世界力量,光靠自己不行,美国的实验室他也利用,中国的北京、天津也有他的实验室,而且新药出来,首先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很严格,美国一旦临床试验,整个世界都会承认,他告诉我,为了未来的发展他自己根本没有钱,他的钱就是那个企业中的股份。
全部的利润用于新药的研发,最后走向研发,他是贸工技这样发展起来的。
所以他很注意学习,遇到问题就突破它朝前走,出现了这样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都是注意学习的结果。
所以清华大学的EMBA,我发现这种学习也包括了互相学习。
每年招300人,连着招了四五年,一千多人,这些人整天在一起,就像俱乐部互相学习,一打听他们控制我们国家财富不小的数量,这是个重要的值得人们注意的阶层。
学习是个广泛的概念,互相在促进、提高。
所以拥有财富千万不要忽视学习。
5.拥有财富不能无视人权
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一直就是“人治”
,由于路径依赖,当今的中国企业家也就沿袭了传统观念,他们过于迷信金钱的力量,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无视法律的约束和制约。
这些思想导致部分企业家总感觉自己高别人一等,当他们在生活中侵害了别人的人权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触犯了法律,反而过于相信财富的力量,习惯于用金钱开道,无视别人的感受。
有些企业家甚至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惜任何代价,运用金钱**或是恐吓威逼等手段,强迫别人就范。
事实上,每个公民在社会中都是平等的,都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从事岗位和职业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财富只是地位和成功程度的代表,而不是人权高低的区别。
另外,一些部门日前已经做出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家不尊重劳工人权的问题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度。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产品之所以在国际上有很大的竞争力,主要是由于价格便宜,而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牺牲了劳动者各种应得的权益而获得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我国忽视劳工人权并不是个别现象。
首先,劳工们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我国的中小企业经常事故不断,比如采矿矿井塌陷、高空作业出事、企业员工食物中毒或是操作中中毒等,总是一件接一件。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为了节约成本,不愿意花钱购置安全的生产设施,导致工人的施工环境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安全标准,从而使得劳工们在生产工作中面临更大的危险。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2002年,广东省的非公小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占全省工矿企业总事故数的75%,其死亡人数占全省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68%。
而根据调查,在南方沿海城市,出现事故最多的企业集中在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企业、中国港澳台投资的企业和做贴牌生产OEM的企业,这些企业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多数从事简单劳动,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因而他们用特别低廉的价格就可以雇用到自己需要的工人,所以这些企业主们就无视员工的人权,不注意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其次,一些企业员工被随意克扣工资,延长工时,或是免费加班。
根据2003年对在南方沿海城市打工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一名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月工资大约为600元左右,而在20世纪80年代,同样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月工资大约为400元左右。
二十多年间,我国的物价已经上涨了好几倍,但是对于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人们来讲,他们的生活水平却在直线下跌,这样的低工资根本就无法使劳动者日后拥有社会保障能力。
而且,在一些恶劣的生产环境下,劳动者的健康被极大地伤害,这样的工资水平连他们的健康损失都弥补不了,更不用说今后的养老保障了。
与此同时,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也非常严重,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年的工人,到头来却拿不到自己应得的工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至于最终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才让这种企业主拖欠工人工资的恶风得以遏制。
根据广东省有关部门的统计,在2003年,关于劳动争议处理问题的案件有80起,而有关工资、工时问题的案件也有173起。
很多企业在赶制订单时,员工们一般一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是加班工资却少得可怜;而有的企业则做得更为隐蔽,他们以计件工资为标准,员工完不成任务就无法下班,但是他们每一天的任务量却是不加班根本就无法完成的,因此企业主可以逃避支付加班费。
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遗留,一些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企业一旦雇用了员工以后,自己就成了他们的“家长”
,他们就相当于签了“卖身契”
,要完全听从自己的命令和指挥。
而抱着这种思想的企业家们,也就不可能尊重员工的人权。
然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般比较注意尊重劳工的人权问题,当他们发现某些国内的企业有侵害自己员工权益的情况后,比如企业工人的工资没有达到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或是工人的工作环境条件恶劣,或是工人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的时候,这些跨国公司会马上取消和这些国内企业的合作,理由就是这些企业的企业家并没有真正关怀企业员工的权益。
因而,当企业家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走国际化道路时,要特别注意自己企业中的人权问题。
其实,真正为企业家创造价值的就是他们的员工,企业只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使员工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