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等结合而形成“清商曲”
。
清商曲的曲调比较清越,也比较抒情,历史上著名的有《春江花月夜》《玉树**》和《子夜四时歌》等。
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阮籍认为音乐是“天地之体,万物之性”
,颇带神秘主义色彩;而嵇康则认为音乐是在四时变化中产生的,指出“郑声是声音之至妙”
,肯定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的手段。
嵇康善弹琴,尤以弹奏的《广陵散》名重一时,其临死时还“顾视日影而索琴弹之”
,哀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后世称之为“嵇琴绝响”
。
图5-2-16宋代杂剧风俗画《眼药酸》
隋唐时代是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兴盛期。
隋朝集中南朝、北朝乐舞,制定宫廷燕乐“七部乐”
,后又增为“九部乐”
。
唐朝建立以后,沿袭隋制,奏“九部乐”
:清商、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即文康),后来删礼毕而增燕乐,列为第一,改天竺而为扶南,仍合九部之数。
到唐太宗平定高昌,收高昌乐合为“十部乐”
,以“燕乐”
总其名。
唐玄宗的时候,燕乐的演奏分为“立部伎”
和“坐部伎”
两种形式,其中,坐部伎的水平较高,唐玄宗所选的“皇帝梨园弟子”
就都属于坐部伎,唐代著名的《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都曾是燕乐中的乐舞。
唐代的表演性舞蹈中,以“健舞”
、“软舞”
及歌舞“大曲”
影响最大。
“健舞”
、“软舞”
以舞蹈风格特点分类,“健舞”
矫捷雄健,富于阳刚之美,如《剑器舞》《胡旋》等,其中,名舞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名噪一时,其舞蹈淋漓顿挫之势,不仅激发了张旭、怀素的灵感,使其书艺大进,也给幼年时的杜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十二年后,杜甫在观赏公孙大娘的弟子舞《剑器舞》时,感慨万端,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软舞”
优美柔婉,长于抒情,如《绿腰舞》《春莺啭》等。
其中,《绿腰舞》以舞袖为容,时而慢转双袖,低身迴舞,如莲破浪,时而急挥双袖,如雪萦风,在连绵不断的缓缓舞动后,紧接着快节奏的舞段,那纷繁的舞姿,敏捷轻盈,有“飞去逐惊鸿”
之势。
“大曲”
是具有严谨结构的大型多段套曲,由器乐、演奏、歌唱、舞蹈组合而成,有散序、中序、破三个舞蹈段落,技艺精湛,传播久远。
唐代还产生了具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歌舞戏,如《踏谣娘》等。
燕乐之外,曲子和变文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音乐成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