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气韵生动 各类艺术的风姿异彩(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谓“曲子”

就是配词演唱的歌曲,所配的歌词称为“曲子词”

,它是市民生活的产物,后经文人加工,形成宋代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

所谓“变文”

,是一种说唱艺术,它起于佛教的讲经宣传,并逐渐由寺院走向民间,后来发展为宋元时的“诸宫调”

唐代还出现了《乐书要录》《教坊记》《乐府杂录》等音乐著作以及何满子、康昆仑、段善本、雷海青、李龟年等歌手和音乐家。

宋元时代兴起的理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乐和舞蹈的发展,音乐在理论上出现了复古主义倾向,而宋代上层社会也不再以善舞为荣,反以为耻。

唐代的曲子词已经发展为词,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姜夔和张炎为代表。

曲子词至元代,为散曲所替代,据《梦粱录》记载“今街市与宅院,往往效京师叫声,以市井诸色歌叫卖之声,采合宫商成其词也”

,元代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都有著名的散曲作品。

五代十国是唐舞向宋过渡的时代,宋一方面继承唐舞,另一方面将舞蹈艺术融入戏曲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使舞蹈艺术的发展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

然而,传统舞曲虽在融入新兴戏曲艺术的过程中有所发展,但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却呈现衰落的趋势。

与此同时,舞蹈在民间节日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中却相当兴盛,有《旱龙船》《竹马儿》《扑蝴蝶》等。

元明清时期,舞蹈继续被吸收、融合在各种戏曲表演中,元杂剧、明传奇、明末清初兴起的昆曲、清代形成并发展的京剧及主要源于民间歌舞的各种地方戏曲,其表演都含有浓重的舞蹈因素。

这一时期音乐专著是北宋陈旸的《乐书》二百卷,全书包括历代音乐论述,各种乐器、歌舞、杂乐和各种典礼,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映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在民间舞蹈兴盛的同时,明清以来的民歌也异常活跃,尤以情歌为多。

因此明人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纽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

此外,明代以后的鼓词和弹词也相当流行,前者流行于北方,后者流行于南方,至于戏曲中的音乐,经宋元杂剧,到明代发展为传奇,后又演变为昆曲、秦腔、京剧,成为别具特色的戏曲音乐。

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乐律全书》,书中阐述的“十二平均律”

理论比欧洲的类似理论更早、更精确。

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下古音律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基本乐器。

古音律中有“五音”

、“七音”

、“三分损益法”

以及“十二律”

等概念。

“五音”

,也称“五声”

,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的总称,五音理论在春秋时已经形成,以后一直是中国音乐的基本形态。

“七音”

,或称“七律”

,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称为“变徵”

、“变宫”

“三分损益法”

是古代确定准律的方法,把一根弦分为三段,去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二,以其振动所发出的音比原来高出纯五度,这叫“三分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