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六 乐和民情 音乐制度与雅乐新声(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近代学者顾颉刚在《〈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一文中也认为:“从西周到春秋中叶,诗与乐是合一的。”

据《周礼·春官·大师》记载:“(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考察“六诗”

之说,本来含有“歌乐”

或“声诗”

的意义,比如“风”

,《左传·隐公五年》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就视为乐调之名;又如“比”

,《礼记·乐记》说“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

,是比音成乐的意思;再如“兴”

,《礼记·文王世子》说“天子视学,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

,含有兴乐仪、兴乐舞意义。

至于赋为布乐,雅为节舞之器,颂诗也得名于乐器,都与声乐相关。

当然古人认为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在对雅乐、新声的讨论中,也就更重视其政教意义,“六诗”

也就等同“六义”

了。

郑玄解释《周礼·春官》“六诗”

时就说:“风”

是古代圣贤治理国家的道理的遗产;“赋”

主张铺陈,就是不加隐讳地陈述当今政治教化的好坏;“比”

是指看见眼前的政治过失却不便于直接申斥,就取同类的事情加以比喻说明而使之觉悟;“兴”

则是看见当今政治的休美,欲歌颂又怕陷于媚谀,所以取善事加以劝谕赞美;“雅”

就是正的意思,以今天的正直的人和事作为后世的法则;“颂”

即通诵,也作容貌解,意取歌颂今天的美德,让她广泛地传扬当今与后世。

这是典型的从义理来谈论“六诗”

及其诗教的论调。

其实在孔子评论《诗经》创作时,就已提倡诗教观。

《论语》中记录孔子论诗处很多,有两句话最重要,一句是“思无邪”

,倡导正风俗、明人伦的典雅乐章;另一句是“郑声**”

,批评的是放情纵意的“**声”

从雅正的音乐批评标准来看,孔子认为大舜时的《大韶》乐是尽美而尽善,武王伐纣时的乐章《大武》虽属征伐之音,不算尽善,但也极美。

据《礼记·乐记》记载,《大武》乐在春秋时代演出时共分六段(六成),每段都有歌唱:

第一段:鼓声先起,召集众人,然后有一手持朱盾玉斧的舞者出场,舞队从北而出,歌声悠扬,舞队(军队)开始行进;

第二段:舞队行进中作种种战斗动作,象征军威远振全国,舞姿奔放,最后舞队分两行行进,表现已灭暴君商纣王;

第三段:舞队在灭纣后向南方行进;

第四段:舞乐之声高亢典重,意味军队平定了南方;

第五段:舞队再分两组,一组由周公为首,一组以召公为首,象征二公襄助武王;

第六段:舞队又合并,歌声再起,共同赞颂强大的周朝和英勇的武王。

武王伐纣虽然属于“以暴(力)易暴(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