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六 乐和民情 音乐制度与雅乐新声(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前一乐章,后世奉为“圣人作乐”

的雅乐系统,而对《桑林》则视为**(新)声。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63年,商王后裔宋襄公在楚丘为晋侯举行盛大宴会,表演的就是乐舞《桑林》。

据说这个乐舞是由化装成玄鸟的舞师与化装成先妣简狄的女巫进行表演的,其中有描写简狄吞玄鸟蛋而生下商朝始祖契的具体过程,可能内含男女演员的模拟性动作,所以使拘守礼法的晋侯十分害怕,不得不躲进房中去。

这种《桑林》乐舞也就成了后来孔子大加反对的“郑声**”

的源头之一。

图2-6-3乐舞杂技图

三是西周建立礼乐制度的阶段。

西周乐制的建立首先就在惩商末**风,所以周人以尊礼的宗法精神为乐制的思想基础。

在《尚书》的《泰誓》与《牧誓》的武王伐纣的誓词中,明确宣称商纣“乃为**声”

、“怡悦妇人”

的罪行。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成王取代殷商后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

由于制乐与重礼意识关联,周人在祭祖时也改变殷人崇尚声色的风格,而是以祭坛供物之馨香享祖先之灵,取尊祖敬宗之意,显然更具礼的精神。

而将祭品之食物的馨香气味内化为道德精神,又恰是其乐制德为乐本的体现,这就是后人所谓“惟吾德馨”

的一种道德传统了。

同时,周人建立了乐官制度,这就是《国语·周语上》所说的“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

而且周代乐官职能也很广泛,如大师诵诗讽谏是政治内涵,大司乐教“乐德”

又具教育功能。

图2-6-4乐舞百戏图

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乐崩坏,儒家学者追慕西周乐制,在理论上推崇雅乐的阶段。

孔子说“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

(《论语·卫灵公》);《乐记》载“郑音好滥**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都是针对当世的礼乐崩坏的现实文化的反省,同时也引发了有关“雅乐”

与“新声”

的大讨论。

相传公孙尼子所作的《乐记》,其政教乐德观也正是在此社会基础上出现的,并对后世乐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我国古乐体系也基本完成,其中突出的是“五音”

(宫、商、角、徵、羽)阶体系与“十二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的绝对音高的形成。

在春秋末到秦汉间有关雅乐与新声的讨论中,“乐教”

与“诗教”

是相通的。

因为与礼制重典仪形式不同,乐制虽然也有乐音之器、乐舞之容等形态的表达,但其文化内涵更明显地体现在“诗教”

方面。

孔子教子就有“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