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后蒋先生对杨永泰有些疏远。
二陈又把矛头指向政学系中另一巨头人物张群。
他们所展现的团结,绝非道德意义的团结,而是一切以利禄为考量的实用主义的团结。
他们出于避害趋利的本能,在知道大势已去之后,选择了一种最能够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方式,采取了延长自己政治生命的措施。
也正因此,他们在所谓团结的幌子下,不仅会从此掩盖己方同僚一切的瑕疵,还会全力以赴地为他披挂上阵。
显然,精于政治算计的政学系要员,要比其他派别更重技术,更懂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的道理。
在选票不成其为资源的旧政治时代,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即使到了民治时代,其行政方法在选举技术上仍不会失传。
只不过,到那时,寡头政客的作用就有了莫大的局限性,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一套完全不再适用。
相对军人嵌入地方政治,张发奎的一段议论振聋发聩。
政学系的大员们看了,会不会羞愧难当?也许他们无动于衷。
政学系干员多兼有军、政两方面的身份,宛如蝙蝠,难以分辨。
《传记文学》整理出部分《张发奎口述自传》,其中谈到,当军队占领一个地方之后:“复兴重建工作应该交给政治家去做,但是有些军人自私自利野心勃勃,他们兼任省主席,那就是军人怎样会变得有钱有势。
虽然我是粗鲁的军人,我知道在如此环境下潜藏的危机,我强烈反对任命军人任省主席的倾向。
试问哪一个省是由军人治理好的?政治智慧绝非轻易得到的。
我想不出有任何一位军人任省主席政绩良好。
有人说福建省主席陈仪,然而我不同意这一说法——许多善事是我在福建做的。
我感觉军人十之八九是独裁者,倘若我当了省主席,也许我也会变成独裁者。
但我从来不想被任命为省主席,我始终认为军人从政是错误的。
统率一万多人的一个军已经够困难了。
一个最小的县也居住至少八千人,而大的县份往往超过一百万人。
如果管理一个军够伤脑筋了,一名军人怎能去管理一个县!
命令发布下去,绝不能保证它得到执行,很难指望老百姓会执行某人的命令,因为他们绝不是像士兵那样组织严密。”
行政专才张群
政学系一些幕僚急于表现,因而歪曲现实、曲解情报,以一己之念遮蔽真实情状,甚至不惜“请鬼抓药方”
,展开有利于自己的攻击。
张群尚无此种荒唐的作为。
他是稳重的,体谅的,老于行政经验的。
他的谋略之启发,也较多得力于他对人情世故的观察研磨。
同为政学系,如说杨永泰是老狐狸,工具、手段或策略皆不问好歹,而张群就较为委婉,稳当的处理之中又不乏游刃有余的转圜。
出谋划策,均针对蒋介石的愿望和需要。
抗战军兴,刘湘出川,张群则代之为省主席。
1941年,他曾在省政府的一次行政会议上,见华阳县征收局局长郭某以巨长烟杆吸食叶子烟,即在台上严厉呵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