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郭某尚不知说他,也东张西望寻找被责者。
张群见之更为恼怒,严为叱责。
其实呢,直到今天,川滇一带乡镇会议,仍有如是吸食叶子烟者,在云南乡镇,此物更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具。
张群长期在外地和外国生活,他的要求自有他的道理。
但对方生活习惯就是如此,如在会议规则难以畅行的时空,似也无苛责之必要。
但在这里我们看见一种生活心理投射。
这一细节,可见他在大处颇受掣肘,尽量小心翼翼,而在另外的时空区间,就会在小处不经意发泄表露之。
张群,他早期就和陈英士、黄郛、蒋介石发生交谊,尔后又隶属于政学系系列。
他于1908年入日本,为士官候补生,同期还有蒋介石、杨杰、王柏龄等。
辛亥革命的时候,他和老蒋等人,向各省的同盟会东京支部领取旅费,回国参与革命。
陈英士为沪军都督,黄郛为其参谋长,张群则为都督府参谋。
随后,张群在黄郛任师长的第二十三师任团参谋,团长即为蒋介石。
这年底,黄郛、蒋介石、张群,效桃园三结义,结为金兰之好。
陈英士(其美)为孙先生的得力助手,乃是光复上海的灵魂人物。
黄郛稍早三年入日本也是士官生,在日曾经和李烈钧等人成立丈夫团。
孙先生成立中华革命党,黄郛悲观而不愿反袁,遂离开日本往新加坡。
1919年回国,这就和北洋政府拉上关系,先是在张绍增内阁为外交总长,后在高凌尉内阁为教育总长。
所以黄郛的经历也是相当一批人在那个时代的经历。
先是到日本求学,然后在那里加入同盟会,然后从事各种舆论、行动上的革命,然后又跌入人生低潮,发生转向,北伐后又回到国民革命的阵营。
北伐底定时,黄郛就做了上海特别市市长,旋接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二次革命讨袁之役,李烈钧首先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
然后是上海陈英士成立上海讨袁军,自任总司令,通电讨袁。
蒋介石和张群,这时就参与陈英士戎幕,拟订战略。
这是蒋介石最早的实战参谋作业,张群亦然。
蒋介石拟订战策,进攻上海制造局,控制其枪弹的总后勤补给,为陈英士采纳。
而张群则认为当首先疏通水路,由水路向陆上进攻。
正当其进攻之际,海军早为袁世凯收买,乃向讨袁军作密集炮击。
讨袁军的失败,与此战略未周有关。
其后,张群亡命日本。
袁世凯称帝时,张群回到浙江,为吕公望的都督府参谋。
以上可说是张群的幕僚生涯第一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