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地卖土地要搞竞拍,差的不仅仅是钱。
还要求拍地的同时,提供方案,这就是考验大家买了地要干什么用。
他们最终会将项目给谁,肯定还有别的不能明说的评判规则。
卖地竞价,价高者得,这些钱都是上交的又不能私人用。
那些主管部门的责任人或许更喜欢的是用这个项目博名声,要出政绩的。
我们的方案就要表达出能让他们出政绩的那种可能。
漂亮的住宅不如欣欣向荣的百业齐放。”
原来是这样,秦爽听得频频点头。
林若妍看他们已经明白了深层逻辑,又说:“城市更新是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必经之路,谁能先做出经典的项目,完美解决地方上那些发愁的问题肯定受欢迎。
我们开发项目赚点小钱,不要求太多,这肯定不如做豪宅赚钱。
当地捂着一直没有动这些旧厂区腾退出来的地,就是为此发愁。
都拆了变成住宅,城市活力就少了。
这个可能还要你们再去找相应的部门摸一摸路子,以验证我的想法。
以上推测都得以验证之后,就说明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拆了旧厂房盖点新住宅卖掉那一票收益了。
那种不能给当地带来持续稳定的税收。
从老城区迁到新区的工厂,带走的不仅是人,还有税收。
留下老城区的一堆住宅,税收这个坑,不是卖地一次能填平的,也不是市里出面就能把两个区的税收摆平的。”
一分钱一分货
听完林若妍的讲解,秦爽和陈俊都如醍醐灌顶,看问题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
秦爽本来觉得自己这段日子学习专业知识已经进步很大了,实际上与林总一比,她仍然差了一大截。
虽然对这里这一个项目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不过怎么能拿下项目,就不光是比拼专业技术了,还要懂得揣摩当地相关部门的真实诉求。
那些诉求包括各个方面,不仅要解决了普通人的生活居住需求,还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利益才可以。
陈俊听的更是连连点头,没有专业条框束缚的他思考问题的模式也不会局限在固定的什么专业领域。
他来自农村,深切地知道做成一件事不光要自己努力这个道理。
上面管控的各种部门都有各自追求的东西,自己做的事恰好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利益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才能成功。
如果只顾着自己赚钱,那就很难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援了。
他懂得林总要做的就是一个大家都能得利的事。
盖综合体或许回款慢,没有住宅好卖,但是能往里面装的东西,能给地方上带来的收益充满了想象空间,都是纯居住小区没法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