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小禾与六名志愿者在校门口集合,背着录音设备、摄像机、纸质问卷和急救包。
周明远也来了,扛着摄影机,笑称:“这一趟,我要拍一部真正的‘寻声者’纪录片。”
火车北上,穿越千里冰原。
车厢冷得像铁皮盒子,但他们围坐一圈,轮流讲述各自家族的秘密。
一名来自江西的志愿者哽咽道:“我爷爷是右派,平反那天他跪在家门口哭了两个小时。
可直到死,他都没告诉子孙具体发生了什么。
这次,我想替他问清楚。”
抵达小镇已是第三日黄昏。
街道老旧,屋檐垂着冰凌,行人裹着厚袄匆匆而过。
他们在镇中学旧址旁找到了老人的儿子。
对方神情犹豫,反复确认他们的身份与目的,最终才带他们进入一间低矮的土房。
老人躺在床上,呼吸微弱,双眼却异常清明。
看见林小禾拿出“家史工作坊”
的徽章,他忽然用力抬起右手,指向床底一只锈铁箱。
打开后,里面是一叠用油布包裹的信纸,边缘焦黑,显然曾经历火劫。
展开一看,竟是十七位知青联名签署的血书,日期为1970年冬。
内容控诉当地干部克扣口粮、强征女知青劳动致残,并附有每人按下的血指印。
“他们烧了原件。”
老人儿子低声说,“我爸侥幸抢出这份副本,藏在炕洞四十年。
他曾说,若有一天中国允许说真话,就把它交出去。”
林小禾双手颤抖。
她蹲在床前,轻声对老人说:“我们来了。
您不用再等了。”
老人嘴唇微动,似想说话,却只能发出气音。
林小禾握住他的手:“我们知道,您不是告密者,是见证人。
您的名字,我们会记下来。”
片刻后,老人眼角滑下一滴泪,缓缓闭上了眼。
那一夜,他们在寒屋里完成了首次数字化扫描。
火炉噼啪作响,映照着每一张专注的脸。
周明远将镜头对准那排血指印,久久未移。
返程途中,林小禾在笔记本上写下:
>有些真相,比生命更沉重。
>有些人,用一生守护一句话。
>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不让这句话随风消散。
回到书院后,她们立即启动“血书计划”
专项展陈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