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字迹清秀工整,记录了一个普通女教师从1958年到1989年的日常生活。
起初是教学心得、学生趣事;后来渐渐出现“今日批斗会,我不敢抬头”
“班上三个学生退学了,因家庭成分问题”
“夜里听见隔壁哭声,是我教过的学生母亲上吊了”
……
最令人心颤的是1967年冬的一段:
>他们逼我揭发老校长。
我说他为人正直,从未说过一句反党的话。
话音未落,一根木棍砸在我左腿上。
我倒地时还在想:我只是说了实话啊。
>昨天我去医院取出了当年嵌在骨头里的碎木片。
医生说,它本该要我的命。
可我没死。
我要活着,等一个能说实话的年代。
林小禾眼眶发热。
她抬头问:“这些……你能交给‘家史工作坊’吗?”
苏晓点头:“她特意叮嘱,不要为她立碑,不要写名字。
只希望有人读到,知道曾有人为了说真话,忍了三十年。”
两人商议良久,决定将这部日记作为《言种》第二辑的核心内容,并增设“教师口述史”
专题。
午后,林小禾亲自执笔撰写导语:
>“教育不是灌输恐惧,而是点燃良知。
当课堂变成刑场,讲台沦为审判席,仍有人选择闭嘴不诬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抵抗。”
当晚,她在语音回溯系统中录入了一段新提示音,用于所有新增捐赠者的录音开头:
>“你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别人活下去的证据。”
几天后,东北联络人传来消息:那位藏有知青血书的老人病情恶化,恐怕撑不过半个月。
林小禾当即决定带队前往。
临行前夜,她收拾行李,将母亲的信和银簪一同放入贴身布袋。
陈砚打来电话,声音沙哑:
“我申请了民间史料保护基金,批了第一批资金。
虽然不多,但够你们跑五趟远途采集。
我已经转成自由撰稿人,以后全程跟你们走。”
“你不后悔?”
“后悔的是从前不敢站出来。”
他说,“现在每听一段故事,我都觉得像在替年轻时的自己赎罪。”
出发那日天未亮,细雪飘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