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的干部,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然而,朱远航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他知道,治理现代化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前行。
2028年初,他主动请缨,带队前往西北地区开展新一轮治理改革试点。
这次的目标,是在民族地区探索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民意、融合多元文化的治理新模式。
临行前夜,他在党校宿舍收拾行李,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打开一看,是青岭县委书记发来的信息:
“朱书记,您好!
今天全县召开年度总结大会,我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您。
大家都说,青岭的发展离不开您的奠基。
请您放心,我们会继续沿着您指明的方向走下去。”
朱远航望着屏幕,良久未动。
窗外的月亮很亮,照在窗台上的一盆绿植上,映出一片温柔的光影。
他轻轻合上行李箱,低声说道:“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治理真正成为每个人的信仰。”
朱远航在中央党校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他不仅参与了多项政策研究,还开始在全国各地巡回授课,推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理念。
他的课程内容扎实、语言生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深受学员欢迎。
一次,在南方某省的培训班上,一位年轻的乡镇党委书记听完课后激动地找到他:“朱书记,我以前总觉得治理就是完成上级任务,听了您的课才明白,真正的治理是让群众满意、让社会和谐。”
朱远航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治理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你们作为一线干部,是最关键的力量。”
这位书记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内心也更加有方向。
回到北京后,朱远航继续投入到新一轮的政策调研中。
这一次,他被安排参与一项关于“城乡融合发展”
的专题研究。
课题组的目标是探索如何打破城乡壁垒,实现资源互通、产业联动、治理协同。
他在多个省市走访时发现,虽然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增长,忽视了农村的实际需求;有的地区虽然引进了先进治理系统,却忽略了群众的真实诉求。
“治理不能只看数据,更要听民声。”
他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制定政策的人,必须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否则就会脱离实际。”
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课题组随后调整了研究方向,将重点放在“群众满意度”
和“治理效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