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个维度上,力求构建一套真正贴近百姓生活的治理体系。
与此同时,他还受邀参与起草《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这是继白皮书之后又一重要的顶层设计文件。
他在其中负责撰写关于“数字赋能与群众参与”
的章节,明确提出:“技术是手段,人本是核心。
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让群众成为治理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这一观点在高层引起高度重视,并最终被写入正式文件。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朱远航的名字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有人称他为“新时代治理改革的领军人物”
,也有人称他为“青岭经验的传播者”
。
但他始终保持低调,从不接受采访,也不参与任何商业活动。
有一次,一家知名杂志想为他做一期封面人物报道,被他婉言谢绝。
他对编辑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正的主角应该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干部和群众。”
尽管如此,他的影响力依旧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邀请他前去指导工作,许多高校也将他的治理理念纳入教学内容。
2027年秋天,他受邀前往一所著名高校讲授“基层治理与群众路线”
课程。
课堂上,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纷纷举手提问。
“朱老师,您觉得未来基层治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一名研究生问道。
朱远航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认为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落后,而是信任缺失。
治理的核心是人心,只有建立起干群之间的信任,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这番话让学生们陷入深思,也让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课后,一位老教授走上前来,感慨地说:“你讲得真好,让我想起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我们也在讲群众路线,可后来慢慢变了味。
现在你把它重新提出来,意义重大。”
朱远航微微一笑:“时代在变,但治理的本质不变。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并结合新的形势不断创新。”
夜幕降临,校园里灯火通明。
朱远航走出教室,抬头望向星空,心中一片澄明。
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准备好继续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