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关于历史科学的民族特色问题[1]
banner"
>
党的十二大以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之下,我国史学界一些同志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它的必然性的。
从现实的观点来看,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对史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要求史学工作者对60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做必要的回顾,以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创史学工作的新局面。
因此,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有做比较广泛的讨论的必要。
一、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什么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这样的史学的重要性何在?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毛泽东在基本的理论原则方面是已经为我们解决了的。
40多年前,他在讲到批判总结我国历史遗产的时候,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因此,我们应当“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使它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2]。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必须具有“中国的特性”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考虑到中国历史的特点,而且还要考虑到中国现实的国情和民情。
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历史研究领域获得“一定的民族形式”
,它的无与伦比的真理性才能在历史研究领域大放异彩,从而为千百万人民群众所掌握。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的论断,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后,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的重要论点。
所谓“民族的”
,是指“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
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
。
所谓“科学的”
,是指“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
,这就是要体现“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
即马克思主义。
所谓“大众的”
,是指“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因而要求“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
。
毛泽东的这些话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说的,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