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素养·职责·成就
banner"
>
——史家批评论三题
一、史家的素养
从一般的理论原则上,或者以某种理论、主张同具体的历史撰述相结合,对史家做比较广泛的评论,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
这些批评是针对史家提出来的,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为史家批评论。
史家批评论涉及的问题很多,史家素养、史家职责、史家成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问题。
关于史家素养,魏晋以前已有一些人提出不少论断。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篇的赞语,是较早从理论上提出这个问题的。
他写道:“史肇轩黄,体备周孔。
世历斯编,善恶偕总。
腾褒裁贬,万古魂动。
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这里说的“体备周孔”
“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是分别讲到了史家关于史书体裁的创制、文辞的运用和直书的精神。
他认为,史家的文辞应以左丘明为宗范,秉笔直书当以南史氏、董狐为榜样,从而提出了这两个方面史家所应追求的素养之目标。
《隋书·经籍志》史部大序说:“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成所贰焉。
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
“博闻强识”
,出自《礼记·曲礼上》;“疏通知远”
,出于《礼记·经解》。
《隋志》作者援引这两句话,其意主要是用来说明史家在学识上的素养所应当达到的要求。
这就是说,知识要广博,器局要辽远。
所谓“前言往行”
“天文地理”
“人事之纪”
,主要是从知识领域说的;所谓识、察、达,主要是就器局说的。
也可以说,“博闻强识”
是指知识上的素养,“疏通知远”
是指见识上的素养,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隋志》的这个见解,是对《文心雕龙·史传》篇的重要补充。
在《隋志》之后四五十年,刘知幾在回答郑惟忠所问为什么“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
时,提出了“史才须有三长”
,即史才、史学、史识的论点,而尤其强调“好是正直,善恶必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