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5]
3.美国教师教育历史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文献资料看,历史学者对教师教育历史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的探讨上:第一,19世纪师范学校的情况;第二,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原因探讨;第三,教师教育在大学中所面临的困境;第四,20世纪的教师教育改革。
(1)19世纪的师范学校:单一目的还是多元目的机构
很多教师教育的历史研究都以回顾19世纪美国师范学校的发展作为起点。
包括它的产生发展、规模数量、教学内容以及招生情况等。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正主义教育史学的影响,历史学者对先前的教师教育历史提出疑问,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19世纪的师范学校是以单一培养目的还是以多种目的作为它的培养目标。
20世纪早期对师范学校的研究最早是潘博恩(Pangburn)在1932年的著作《美国教师学院的演变》(TheEvolutionoftheAmeriTeacherCollege),指出师范学校是单一目的的教学机构,它的目的就是给公立学校提供教师。
作为单一目的的师范学校意味着它所提供的课程都是技术性的。
当代历史学家对这种解释提出怀疑。
赫斯特(Herbst)的研究颇为突出。
他于1980年发表在教育史季刊上的文章《超越修正主义的争论》和1989年的著作《悲伤的教学》中,他从建立师范学校的立法者以及师范学校的学生的角度,而不是从寻求提升教育科学的教育领导者的角度,去看待师范学校是否是单一目的的机构。
他指出师范学校并不是作为单一目的的机构存在的,相反,它受到各种目的的驱使。
(2)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原因探讨
历史学者对20世纪初期师范学校逐渐转变为教师学院、州立师范学院进而转变为多目的的州立综合大学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潘博恩在1932年的著作《美国教师学院的演变》中指出单一目的的师范学校所提供的课程都是技术性的。
后来教育发展成为科学的研究范畴,他据此将师范学校升级为师范学院的历史过程描述为“进化式的变革”
。
也就是说,当越来越多的有着中学教育经历或中学毕业文凭的学生进入师范学校的时候,最初作为小学后、半中学性质的师范学校,很自然就应该升级成为学院水平的机构。
这个发展使得师范学校的课程以更高的智性水平作为课程起点,包括对教学更加复杂的分析,将教学概念化,因此也就能提高它自身的科学化的程度。
[2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学者对这种解释提出疑问。
伍德瑞恩(W)1975年的研究从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发展的角度,回顾20世纪初期开始的师范学校转变为教师学院并从教师学院转变为多目的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过程,并探讨了机构转变的原因,他指出“很多原因促成了师范学校向教师学院的转变。
尤其是在西部,师范学校长期以来就成为很多并不打算从教的学生以较低的成本接受中学后教育的地方。
这些学生很自然地希望他们的学校成为真正的学院。
而州立法者也认为州财政资助的学校所开设的项目应该有理由去满足人民的需要。
第三,师范学校的教师认为成为学院的教授比当师范学校的教员要有尊严得多”
。
[27]赫斯特(Herbst)也指出,19世纪末,师范学校和大学对教师培养的争论当中,师范学校的领导者试图通过专注于教师教育而赢得提供培养中学教师和专门科目教师的四年制专业教育的合法性地位。
这是它们赢得专业学校地位(professionalschool)的方式。
这个提议并没有获得民众的支持。
因为对于威斯康星的居民来说,大学和师范学校之间的争论没有意义,他们关心的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既能获得普通教育又能获得专业教育。
[28]
对于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原因,鲍威尔(Powell)在1976年的文章中指出20世纪初期,大学教育学院的创立和拓展主要原因在于将学校教育工作专业化。
大学教育学院被认为是比其他机构更能对教学进行专业化的机构。
[29]鄂本(Urban)的研究指出:第一,美国内战后,很多大学建立起来,大学中教育系发展非常迅速。
对于大学的教育教授来说,其任务似乎是要提供一种教育的科学,其意义是形成教育学科的系统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和学院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