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章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章“二战”

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教师教育思想

banner"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对立冲突的意识形态中展开经济、科技及国防的竞争,世界进入冷战状态。

“二战”

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多年中,国际竞争以及美国的社会发展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战后美国婴儿潮导致入学人数的增加,教师短缺成为教师教育机构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学龄儿童,在1930~1950年之间保持在2800万人左右,到了1960年激增到4200万人,1970年增加到5100万人。

中学教育从选拔性教育转变为普及性教育。

战前中学生人口占适龄人口总数的51%,到1960年这个比例提高到80%。

[1]由于20~40年代的低出生率以及其他行业与教学行业争夺大学毕业生的激烈竞争,使得教师短缺更加严重。

从1950年到1970年,美国教师数量从100万增加到接近200万。

要求学士学位作为小学教师的任教资格的州的数目从1945年的20个州增加到1975年50个州。

1950年有14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而到了1972年,这个比例增加到38%,而且获得学士学位的教师占美国教师总数的比例从60%增加到90%。

但是,由于中小学入学人数的增加,以及教师较高的流失率和教师资格标准的提高,导致这一时期很多教师都没有在上岗前接受充分培训,大约有10万名教师取得的是紧急教师资格证书(emergeials)。

[2]提高教师质量成为教师教育机构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关于教师应该受到怎样的教育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停止。

“二战”

后美国与苏联在军事科技领域等多方面展开竞争,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给美国带来强烈震撼,引发全国对教育的审视与检讨,最终导致美国学界对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文理学科学者与教师教育者的争论被激化,彻底划分为两个对立阵营,互相攻击谩骂。

前者代表学术取向教师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仅仅学会如何教学却并不知道教什么,而如果教师对学科知识有足够的了解,那么他们就完全能够从事教学。

后者代表专业取向的教师教育观点,认为如果教师真正懂得如何教学,那么他就能够教任何内容。

到1958年,双方争论形成僵局,相互指责也更加放纵。

这种情况促使很多学术团体和专业协会合力将争吵的双方代表请来参加全国教育协会(NEA)下属的全国教师教育和专业标准委员会的年度大会。

1958年、1959年和1960年该委员连续举办三次全国教师教育研讨会,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在教师教育的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相对一致的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