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德奥音乐之旅十日谈(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周围有很多当地人,一次购买了7场演出票,将贝多芬“进行到底”

音乐会曲目包括贝多芬跨越三个时代的奏鸣曲,早期的作品10——2第六钢琴奏鸣曲、作品31——1第十六钢琴奏鸣曲,中期的作品78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下半场则全力以赴,演奏作品106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他不会干瘪乏味,也不是完全死板依照谱面执行的老学究。

他浪漫,大胆,在处理上洒脱率真,带着自信与胸有成竹。

演奏前两部作品时,布赫宾德故意打破严格的节奏,在每句第一拍上都稍抢一步,有先发制人的感觉,这种处理让音乐充满向前冲的动力,并且永不衰竭。

面对熟悉的贝多芬,又是在主场萨尔茨堡,布赫宾德格外放松,演奏中经常出现幽默风趣的“改编”

,他故意夸大细节,甚至在乐章的结尾处,调皮地故意将和弦弹散,把最后音符出现的时间拖长,制造点“大喘气”

的效果。

观众会恰到好处地显示与钢琴家的默契,先是发出会心的笑声,接下来才是如潮的热烈掌声。

布赫宾德的现场演出并不难遇,但这样的表现也许只能在萨尔茨堡看到。

他太熟悉这里的文化、习俗、传统,观众就像朋友和家人。

放松的环境使人灵感溢出,音乐自然更多了活性。

在其他国家的音乐厅,面对完全不熟悉的观众的时候,这种会心的玩笑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还有个巨大收获,在高人指点下,发现了莫扎特协会音乐厅最大秘密。

音乐厅的后院,一座木制小屋孤独地矗立在草坪上,由于年代久远,小屋的木头已经发黑。

屋子没有门,没有灯,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指示。

如果没人介绍,很难猜出这间老旧小屋的真实身份——这是莫扎特的“书房”

,歌剧《魔笛》就在这里写就,屋内陈列有作曲家的手稿和他使用过的羽管键琴。

小屋的位置非常隐蔽,如果不是到莫扎特协会音乐厅看演出,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进入后院,这也就是很多人来到萨尔茨堡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的原因吧!

钢琴大师吉列尔斯和巴克豪斯是演奏贝多芬的权威人物,他们演奏的作品106号奏鸣曲被人们津津乐道,被誉为“槌子键琴”

登峰造极的版本。

在我看来,这两位大师更侧重于表现“新乐器”

的音响效果,而布赫宾德则更注重心理的揣摩。

他极力设想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模仿他在“新乐器”

上尝试不同演奏效果的场景,有气势磅礴的,有低沉的,有轻柔细腻的。

整首奏鸣曲中,布赫宾德的踏板使用相当克制。

即使贝多芬时代的音乐家一再诟病“贝多芬弹琴又脏又响”

,但是仔细想想,那时的乐器又能“脏”

和“响”

到怎样的程度呢?况且,耳聋也可能造成贝多芬演奏的音乐与他设想的音乐存在差距。

今天舞台上的钢琴家们,只要在踏板上稍有不慎,就会违背贝多芬本来的用意。

而布赫宾德恰到好处,慎用踏板,也是他处理所有贝多芬作品时反复强调的。

在赋格段落,尤其能感受到布赫宾德演奏的率性。

很多钢琴家倾向于把这个段落演奏得精致、工整。

但是布赫宾德朴素热情,不带过多情绪的表达,让这段音乐别有风味。

他所释义的情绪,就是作曲家充满欣喜地在钢琴上进行各种音乐形式的尝试,他尝试了一段赋格,对于谙熟的对位法已经毫不在意,但是声音的层次、音符的强弱变化使他彻底沉醉……

如果还有时间,我会选择再听一场布赫宾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