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温柔之乡(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温柔之乡

banner"

>

有时候听经典大作品,也会有累的感觉,尤其是那些本身充满戏剧性的,非常容易激发人的各种情绪,并由此带来的神经兴奋,久久不能平息,时间稍长,疲劳感也会随之涌来。

有时候人的神经会忽然变得非常脆弱,需要抚慰,需要一片纯净温柔的世界,这里千万别出现宏大的音响,会让人坐立不安,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这两种情形,必须有“解药”

才行,我会非常需要它——马勒的柔板(MahlerAdagios)。

这张唱片中没有一部完整的交响作品,不是唱片客们喜爱的经典版本。

唱片收集了马勒六部交响作品的柔板乐章、《吕克特之歌》和《亡儿悼歌》,封面的威尼斯风景照片色彩单一而简洁,有安静闲适的感觉,设计恰合“柔板”

的名称。

其中除了《吕克特之歌》是夏依指挥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演奏以外,第五交响曲的小柔板、第二交响乐《复活》的第四乐章“原光”

、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和缓,近似柔板”

、第六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的慢乐章以及《亡儿悼歌》,都是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的。

马勒的柔板乐章是令人沉醉的。

他比任何一个德国作曲家都更善于创作绵密悠长、柔肠百结的旋律。

能为弦乐写出动人段落的作曲家很多,但马勒却善于用大段的铜管主导旋律发展,当乐队低声吟唱,铜管声部温柔的情歌跃然而出时,我会忽然从心底折服管乐的表现力,它能够将人完全收拢在自己的声场之内,用层次丰富的音高,明暗相间的音色达到你能想象的一切情感,甚至触及你无法想象的情感。

当它们沉吟低唱的时候,语气诚恳谦恭,散发出敦厚淳朴的气息,而当它们尽情倾吐爱意时,情绪热烈直接,几乎能够让人激动到无法呼吸。

马勒的管乐旋律,似乎可以用特有的共振,将人的心跳完全调节成它的频率,不会太拖延也不会太急促,始终保持在最放心而且最放松的状态。

每次听这张唱片,都有一个感觉:音乐的格式在马勒的交响乐中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超越音乐形式存在的是马勒丰富的感受力和思想,音乐作为一种语言尚且在传递时有特殊性——在完全不了解音乐的人的面前,任何语言技术的表达都会衰减,而情感则是马勒与听者无障碍的沟通渠道。

很多艺术家在理解马勒方面,比我们更敏感并且富于想象力。

我最爱的这些柔板乐章,几乎都有艺术家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它们的热爱。

著名美国编舞大师约翰·诺伊梅尔曾在1975年为马勒第三交响曲创作舞蹈,创作灵感来源于第四乐章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夜歌》,而事实上,诺伊梅尔深爱马勒的每一部交响作品,他对马勒的情感正来源于对世界上爱与生命的共同观点。

在第三交响曲的六个乐章中,诺伊梅尔用带有时间概念的“昨日”

“秋”

“夜”

等意向解读了原作中潘神醒来的夏日,只有在最后的乐章中,他毫无保留地忠诚于原作——“爱告诉我”

,正是第三交响曲最迷人的,带有天堂般明净,又带着俯瞰世界的悲悯的慢乐章。

在这里,马勒对离去和再生的概念与诺伊梅尔不约而同,一个用肢体,一个用音符,阐释了同样超脱凡俗的生命哲学。

就像诺伊梅尔说的“我从未想过要去简单的图解他作品标题所要表达的观念,我进入马勒的音乐形象的道路是我的直觉”

,没错,在马勒柔板的音乐世界中,享受沉醉只需要直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