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平均律下的水墨画(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平均律下的水墨画

banner"

>

在钢琴独奏音乐会上,我们现在能听到的中国作品数量确实不多,有时钢琴家偶尔会把中国曲目作为返场曲,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不甚高。

中国钢琴作品正从我们身边慢慢淡去,即使那些众人交口称赞的《牧童短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彩云追月》、《皮黄》等作品也是这样,更别说有哪些新作品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钢琴家的宠儿了。

近些年,鼓励中国钢琴原创作品的呼声存在于作曲家、理论家、评论家和钢琴家当中,鼓励创作的比赛也举办了不少,很多新作品应运而生,但问题是除了在获奖音乐会上被演奏以外,还没听到其他响动,这些作品就已经被无情淹没,再没有什么露面机会了。

现在,一些以“中国钢琴原创作品”

为主题的比赛还在不断进行,如火如荼的场面过去之后,却没有给舞台留下太多高水准作品。

我一直感觉“中国钢琴原创作品”

的定义比较模糊。

这一说法初看起来很容易理解,可是仔细琢磨,不免产生种种疑问。

“中国”

和“原创”

包含的意思可以有多种解释,“中国”

是在限制一种音乐风格,又似乎是在限制参与者的范围,而音乐作品的“原创”

一般指的是不包括改编曲、变奏曲等形式在内的,从未曾发表,且完全自主创作的作品。

不知从哪天起,“中国原创”

开始成为一个符号,各个领域都变得非常流行。

它的存在,似乎证明了我们在某一个领域已经有了创意和行为的能力;它的存在,似乎也证明了我们拥有了不同于原先已有一切的独到之处。

但是“中国原创”

是否在音乐领域同样据有标新立异的力量?贴上这个标签,不但没有发挥出设想的能量,我反而觉得有些牵强,这似乎是在考验中国原创钢琴作品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我们到底要的是好的音乐,还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标签,从源头上决定了作品今后的生存空间。

东方的神秘文化长久以来一直吸引全世界的关注,用音乐描画东方印象的西方作曲家很多,很多经典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与趣味。

小提琴奏出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图兰朵》中的歌队唱出的“茉莉花”

旋律,柴科夫斯基芭蕾剧《胡桃夹子》中国娃娃的舞蹈,这些印象深刻的经典段落都在听众头脑中勾勒出中国风情的轮廓。

近年来,很多西方作曲家来到中国寻觅灵感,中国文化在他们眼中仍旧充满神秘未知的吸引力,在一些音乐采风中,他们表现出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浓厚兴趣,热衷于用音乐写出自己的感受。

当然,没有人比中国人自己更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点上,我们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在美的事物面前,人们情感是共通的,当面对音乐这一世界语言时,我们大可拿出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不必在乎说出这种语言的人究竟站在何处。

在说到第二个关键词——“原创”

的时候,我想先回头盘点一些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

李斯特改编的舒曼、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布索尼、陶西格改编的巴赫作品,亨德尔根据民谣“快乐的铁匠”

谱写的变奏曲,莫扎特根据法国童谣“妈妈,请听我说”

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小星星”

变奏曲,这些作品在创作时,似乎没有人考量它们是否“原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