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宋国祚三百一十五年(960年-1274年)。
太祖得天下虽在晚年,然继位者乃其弟;兄弟二人可计为一世。
太祖至度宗共十二世,宜为三百年。
元国祚一百零四年(1264年-1367年)。
若计至顺帝死年(1370年),则为一百零七年。
世祖壮年即位,可计为一世。
世祖至顺帝共六世(其中成宗为世祖孙),宜为一百五十年。
况前后六世中有两世皆为兄弟三人相继者,国祚即逾一百五十年,亦不为异。
今竟不过百年有零,殊不可解。
元代为古今惟一不可解释之例外。
但此与本题无关;因关于西周年代,说者皆失之过长,而不失之过短也。
况元史至今疑问尚多;将来研有结果,此种特点或亦不难解释也。
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1368年-1643年)。
太祖壮年得天下。
怀宗虽未得终天年,然殉国时已在壮年,亦非即位数年而不得善终。
故明代首尾二帝可计为二世。
前后共十二世,宜为二百年。
怀宗若得善终,则有明国祚必与三百相近也。
清国祚二百六十八年(1644年-1911年)。
世祖七岁即位,宜计为一世。
宣统三年退位,可不计。
由世祖至德宗共八世,宜为二百年。
此特殊之例外,乃因满清不立太子,每世继位者非长子而为幼子。
故虽无兄弟相继之名,而有兄弟相继之实;非通例所可包括也。
此点于讨论殷商年代时亦须提出。
兹将以上推定结果与实际记录列表如下:
以上九代,除晋、清例外,当作别论;元为不关本题之例外;其他六代皆为四世百年之有力明证。
上下三千年而无真正例外之生理事实,吾人似可承认矣。
若以此而推,则西周年代当不难索得。
武王晚年得天下,相传七年即崩,虽不可必,然为晚年王天下则属可信,故可不计为一世。
由成王至厉王共八世,宜为二百年。
宣王元年为公元前827年,则周元当在公元前1027年左右;此与《竹书》所纪恰相符合。
若以西周全体而论,则共为十世,合二百五十年,周元当在公元前1020年左右。
《竹书》纪西周共二百五十七年,所差不过七年。
若以二周全体而论,则三十一世合得七百七十五年。
周亡之次年为二百五十五年,是周元当在公元前1030年左右。
兹将周元之四种可能年代列表如下:
由上表以观,周元似当在公元前1030与前1020年间,而《竹书》纪为公元前1027年。
推理与史录吻合如此,《竹书》所纪必为可信无疑矣。
《竹书》纪录可信,尚有旁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