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6章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6(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他各国二年后(公元前323年)也都称王。

只有赵国唱高调称“君”

;现成的“公侯”

不用而称“君”

,也正足证明周室的封号无人承认,一切称号都由自定。

但赵国终逆不过时代潮流,最后也称王(公元前315年)。

至此恐怕各国方才觉悟,时代已经变换,旧的把戏不能再玩,新的把戏非常严重痛苦——就最是列国间的拼命死战。

这种激烈战争,除各国的奖励战杀与秦国的以首级定爵外,由国界的变化最可看出。

春秋时代各国的疆界极其模糊。

当时所谓“国”

就是首都。

两国交界的地方只有大概的划分,并无清楚的界限。

到战国时各国在疆界上都修长城,重兵驻守,可见当时国际空气的严重。

在人类史上可与二十世纪欧洲各国疆界上铜墙铁壁的炮垒相比的,恐怕只有战国时代这些长城。

(二)合纵连横与东帝西帝

列国称王以后百年间,直至秦并六国,是普通所谓合纵连横的时期。

连横是秦国的统一政策,合纵是齐楚的统一政策。

其他四国比较弱小,不敢想去把别人统一,只望自己不被人吞并就够了。

所以这一百年间可说是秦、齐、楚三强争天下的时期。

这时不只政治家的政策是以统一为目标,一般思想家也无不以统一为理想。

由现存的先秦诸子中,任择一种,我们都可发现许多“王天下”

“五帝三王云云”

花样繁多而目的一致的帝王论或统一论。

所以统一可说是当时上下一致的目标,人心一致的要求。

这些帝王论中,除各提倡自己一派的理想,当初有否为某一国宣传的成分,我们现在已不容易考知。

其中一种有丰富的宣传色彩,似乎大致可信——就是驺衍(公元前350年-前250年)一派的五德终始说。

对后代皇帝制度成立,也属这派的影响最深。

可惜驺衍的着作全失。

后代凌乱的材料中,只有《史记·封禅书》中所记录的可以给我们一个比较完备的概念:

自齐威宣之时,驺衍之徒论着终始五德之运。

及秦帝,而齐人奏之。

故始皇采用之。

所以这当初是齐国人的说法,秦始皇统一后才采用。

五德的说法据《封禅书》是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鸟之符。

今秦变周,水德之时。

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