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6章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6(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汉谥法用‘孝”

的来源不详。

苟爽火德为孝的解释不妥,因为以汉为火德是王莽时后起的说法,汉原来自认为水德或土德,而西汉第二代的惠帝已称“孝惠”

谥法用“孝”

,解释为国家提倡孝道,最为简单通顺;无需绕大圈子去找理由。

明帝时,期门羽林介胄之士都通《孝经》,可见此书到东汉时已成了人人皆读的通俗经典了。

关于孝廉与孝弟力田的事,例证极多,无需列举。

孝的宗教,到东汉时可说已经成立。

东汉初,江革母老,不欲摇动,革亲自在辕中为母挽车,不用牛马。

乡里称他为“江巨孝”

中叶顺帝时,东海孝王臻与弟蒸乡侯俭并有笃行,母死皆吐血毁瘠。

后追念父死时,年尚幼,哀礼有阙,遂又重行丧制!

至此孝已不只是善之一种,而成了万善之本。

章帝称赞江革的话可说是此后二千年间唯孝主义的中心信条: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这种三年丧与孝教的成功,表示大家族制度又渐渐恢复。

人口虽仍不见加多,但并未过度的减少,所以帝国仍能维持,不致像西方同时的罗马帝国因患贫血症而堪堪待死,等到日耳曼的狂风暴雨一来,就立刻气绝。

中国虽也有五胡入侵,但最后能把他们消化,再创造新的文化局面,这最少一部分要归功于汉代大家族制度的重建政策。

(四)结论

到东汉时大家族重建的运动已经成功,魏晋清谈之士的谩侮礼教,正足证明旧的礼教又复活。

五胡的打击也不能把旧礼教与大家族冲破。

永嘉乱后,中原人士南迁,家人父子往往离散。

子过江而不知父母存没的甚多,守丧的问题因而大起。

未得正确的消息之先,为人子的可否结婚或做官,更是切肤的问题。

“服丧则凶事未据,从吉则疑于不存。”

真是进退两难。

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可见孝道与丧制的基础是如何的稳固了。

**与杀婴风气虽未见得完全绝迹,但已不是严重的问题。

此后历代的问题不是人口稀少,而是食口太多,生活无着。

胎养令一类的办法无人再提起;因为不只无此需要,并且事实上也不可能了。

东汉以下二千年间,大家族是社会国家的基础。

大家族是社会的一个牢固的安定势力。

不只五胡之乱不能把它打破;此后经过无数的大小变乱,社会仍不瓦解,就是因为有这个家族制度。

每个家族,自己就是一个小国家。

每个分子,甚至全体分子,可以遇害或流散死亡;但小国家制度本身不是任何暴力或意外的打击所能摇撼的。

但反过来讲,汉以下的中国不能算为一个完备的国家。

大家族与国家似乎是根本不能并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