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人口的增加仍是有限,总的趋势仍是下减。
如此大的奖励还是不能使人口增加,可见社会颓风的积重难反了。
此外,汉代诸帝亦不断的设法恢复前此几近消灭的大家族制度。
这个政策可从两方面来解释。
第一,战国的紧张局面已成过去,现在天下一家,皇帝只求社会的安定。
小家庭制度下,个人比较流动,社会因而不安。
大家族可使多数的人都安于其位;所以非恢复大家族,社会不能安宁。
但汉帝要恢复大家族,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人口增加。
小家庭制与人口减少几乎可说有互相因果的关系。
大家族与多子多孙的理想若能复兴,人口的恐慌就可免除了。
汉代用政治的势力与权利的**提倡三年丧与孝道,目的不外上列两点。
战国时代被许多人讥笑的儒家至此就又得势了。
汉初承战国旧制,仍行短丧。
文帝遗诏,令臣民服丧以三十六日为限。
臣民亦多短丧。
一直到西汉末成帝时,翟方进为相,后母终,既葬三十六日除服。
但儒家极力为三年丧宣传,武帝立儒教后,宣传的势力更大。
公孙弘为后母服丧三年,可说是一种以身作则的宣传。
到西汉末,经过百年间的提倡,三年丧的制度又重建起来了。
成帝时薛宣为相,后母死,其弟薛修服三年丧,宣谓“三年服,少能行之者”
,不肯去官持服,后竟因此遭人攻击。
哀帝时,刘茂为母行三年丧。
成哀间,河间王良丧太后三年,哀帝大事褒扬。
哀帝时,游侠原涉为父丧三年,衣冠之士无不羡叹。
哀帝即位,诏博士弟子父母死,给假三年。
到东汉时,三年丧更为普遍,例多不举。
光武帝虽又废三年丧,但那是大乱后的临时措置,不久就又恢复。
后虽兴废无定,但三年丧已根深蒂固,已成为多数人所承认的制度。
孝道的提倡与三年丧的宣传同时并进。
汉帝谥法,皆称“孝”
。
《孝经》一书特别被推崇。
选举中又有孝廉与至孝之科。
对人民中的“孝弟力田”
者并有赏赐。
据苟爽说:
汉为火德。
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德为孝。
故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