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人说她改嫁了,有人说她病死在外头……没人敢告诉他真相。”
当晚,江辰没有休息。
他在教室支起投影仪,调取全国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数据库,筛选出具有相似行为模式的孩子。
屏幕上跳出一个个名字、一张张脸庞,每一个都像吉克阿呷的影子。
“我们一直在治标。”
他低声说,“送风筝、建梦屋、唱山歌……可如果我们不能让那些父母回来,不能让这些孩子知道他们被爱着,那么明天还会有下一个吉克阿呷消失在夜里。”
林晓雯望着他:“你想做什么?”
“我想建一座桥。”
江辰抬头,眼神坚定,“不是物资援助,不是心理疏导,而是一座能让父母听见孩子心跳的桥。”
第二天清晨,他们在操场搭起一台卫星通讯终端,连接定制开发的“心音计划”
平台。
每个孩子被邀请录制一段不超过三十秒的声音??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或一段沉默的心跳声。
这些音频将通过AI降噪处理,匹配其父母可能使用的社交账号或手机号,以语音短信形式发送,并附一句提示:“这是您的孩子从未说出口的话,请花三秒钟听完。”
第一个走进录音间的,正是吴秀兰。
她低头站了好几分钟,才终于开口:
“我昨天做了饭,弟弟吃了两碗。
他说好吃。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做的饭好吃……如果你还能听见,我想告诉你,我也想吃你做的腊肉。”
声音落下,她捂住嘴,泪水夺眶而出。
接下来三天,十八个孩子依次录下心声。
有孩子说:“爸爸,我考了全班第三。”
有孩子问:“妈妈,你还记得我的生日是哪天吗?”
还有一个五岁的女孩,只轻轻哼了一段摇篮曲,那是她唯一记得的母亲唱过的歌。
所有音频打包上传后,系统开始跨平台追踪联络。
与此同时,江辰联系基金会技术团队,启动“亲情定位行动”
,联合三家通信运营商、两大社交平台,利用大数据交叉比对,寻找失联父母的真实踪迹。
第四天夜里,第一封回信抵达。
是一位母亲发来的视频片段,背景是一家制衣厂的宿舍。
她看着镜头,泣不成声:“我是吉克阿呷的妈妈……我以为家里人都恨我抛下孩子,所以我一直不敢联系……我不知道他还想着我……我明天就请假回去!”
消息传开时,整个村子沸腾了。
普布校长跪在祠堂前磕了三个头,嘴里念着祖先保佑。
而吴秀兰抱着手机反复播放那段视频,仿佛要把每一滴眼泪都刻进记忆。
然而,并非所有回应都是温暖的。
第六天,一条自动回复引起江辰注意:**号码已注销,用户最后一次登录地点为东莞某劳务市场,身份信息显示已于两年前登记死亡。
**
那是另一个孩子的父亲。
江辰立刻调取该儿童档案??名叫沙马石火,九岁,性格孤僻,常独自坐在屋顶看云。
他曾多次在作文中写道:“我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等我长大也要去那个地方找他。”
现在,真相摆在眼前:他的父亲早已客死异乡,尸骨未归。
“怎么告诉一个孩子,他穷尽思念的父亲,其实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