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圣人与天地万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谓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他又极善“拿来”
、为我所用地“拿来”
:“虽小道必有可观。
如虚无、权谋、术数、技能之学,若能于本体上得所悟入,俱可通入精妙。”
这种不同于西方“方以智”
的中国特色的“圆而神”
法门,虽古已有之,但到王阳明而自觉化,出神入化,无所不至。
只要立有大志,便能“万物皆备于我”
:“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
且如见人多言,吾便自省亦多言否?见人好高,吾自省亦好高否?此便是相观而善,处处得益。”
一个学生问他:“有人说学者以治生为首务,先生以为误人,何也?岂士之贫,可坐守不经营耶?”
王阳明说:“若只说学者治生上,尽有工夫则可。
若以治生为首务,使学者汲汲营利,断不可也。
且天下首务,孰有急于讲学耶?虽治生亦是讲学中事。
但不可以之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
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舍其为圣为贤。
何妨于学?学何二于治生?”
王阳明褒举颜回,贬低子贡,以为颜子在性地上下功夫,日见自己的不足遂日日有长进,子贡在闻见上下功夫,日见长进而封闭起来。
他给湛若水写信说: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
似乎他重内圣一路,轻外王一路,其实他正是靠勘大变、平大乱的赫赫事功给儒学挽回了面子,并树立了心学战无不胜的丰碑。
用心学语言说,最关键的是王阳明能够“廓然大公”
,所以能“随物顺应”
,随机应变信如神又无往不合乎圣道,不是那种“平生无一济安策,临危一死报君王”
的无用书生。
这也是王学原理“诚则智”
。
他有一段不大受人注意却至关重要的语录: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
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畿,诚神几曰圣人。
圣人不贵前知。
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
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
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
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
“知几,遇变而通”
,是所有英雄成大事的秘诀,它相当今人耳熟能详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机动灵活地去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