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附录二 阳明小传 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实在是靠精神胜利法来转败为胜。

有时居然吃不上饭,他便用孔子在陈蔡绝粮来自况。

用刀耕火种的方式来刨食时,他自然想起了采薇的伯夷、叔齐。

不平静时便想起了浩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的李白。

他用“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

的道理来缓解无力回天的悲怆。

精神胜利法不灵光时,竟泪如雨下,五内如摧。

尤其是冬天来了,阳明小洞天只是洞而已,不见天日,又没有多少御寒的衣服,霜雪凝在洞口,是真正的寒窑。

他的健康大受摧残,日后东征西讨时常病得东倒西歪的,都是此时留下的病根在作怪,他后来屡屡给皇帝上书请病假,请致仕退休,也都提到是这段岁月把他搞成了病夫。

但是,他那一套圣贤气派终于感化了当地人,他们渐渐敬爱他,便想办法把他从穴居生活中解放出来,给他盖了一套房子,这便是载诸史册的“龙冈书院”

,还有“寅宾堂”

“何陋轩”

“君子亭”

“玩易窝”

等听着玄妙其实只是普通房子的住宅。

尽管当时刘瑾的气焰依然嚣张,但过去的学生们都聚拢而来,给王阳明带来巨大的安慰,像失业人有了一份惬意的工作,像荒村野店中突然找到了伙伴,因为他又营造出了往昔的人文环境,他们可以构成别一世界了。

恢复了那种问学讲习的生活,给了阳明深刻的愉悦,因为这是他的本性:讲习性所乐。

有了这些“谈笑无俗流”

的学生,他感到实现了孔子所赞同的沂而风、咏而归的曾点志向。

淡泊生道真,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样,王阳明终于豁然贯通、证悟大道了:经过长久的端居澄默、以求静一的沉思,他觉得诸种杂念都化解了,比心如明镜还要透快,他觉悟到“明镜亦尘埃”

一天深夜他在梦中忽然大悟“格物致知”

之旨,不觉呼跃而起,把仆人学生吓了一跳,惊异地看着先生像练气功的人在发动似的抖动,身不由己地前仰后合。

一阵激动过后,王阳明对他们说:“圣人之道,我性自足。

过去从外物求天理是舍本逐末了,由外及里的路子是错的,以后要由里及外了,以我心为天渊和主宰。

所谓格物致知不是像朱子说的用镜子去照竹子,而是应该倒过来,以心为本体,下功夫擦亮心镜。

而且所谓‘格’就是‘正’,所谓‘物’就是‘事’。”

他指着窗外的花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所谓的“龙场驿大悟”

,其实是一种灵感状态,信基督教的人说灵感是圣灵附体,信神仙说的以为是仙人指点,王阳明就觉得是在梦寐中有人告诉他的。

这个人当然不是什么神仙,只是他本人的一种积累性的情愫在神经放松的状态中领取到了一份确认,是经过长期摸索突然产生的理智与直觉相统一的心念(他自己后来说是“良知”

出来了)。

当然是一种心理主义的信仰,而非实证主义的论证;是一种美感式的确信,而非学术化的推论;是一种“诗化哲学”

,是诗和思凝成一道青光,照亮了“我心”

,照亮了“亲在”

(海德格尔语),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