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王守仁理所当然地重蹈了戴铣他们的覆辙,勃然大怒的不是王守仁,而是刘瑾。
刘瑾正要给大小臣子立规矩呢。
他以皇帝的名义将王守仁打入“皇家监狱”
(诏狱),又以皇帝的名义廷杖王守仁四十大板(一说五十)。
所谓廷杖就是在朝廷上当着百官的面打屁股。
这种“制度”
始于唐玄宗,但不是常制,明太祖朱元璋将它变成了家常便饭,成化皇帝以前,还不脱衣裤,“用厚绵底衣,重毡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
脱了裤子打,是从刘瑾开始,王守仁赶上了头一拨儿。
不幸而幸的是王守仁没有被打死,只被打得昏死过去。
打得他灵魂出窍,也把他打出了那条粘性隧道。
也因为他正想爬出隧道了,只是心力不够,需要助力,正好来了场苦其心志、打其筋骨的磨难,动心忍性,既见功夫又长功夫,带来了所谓王学形成之“三变”
的第三变。
第一变是由“泛滥于词章之学”
到遍读朱熹之书,这使他二十八岁那年考了个二甲第七名进士,也取得了可能挨这场板子的资格。
第二变则是“出入于佛老”
,他想在佛教和道教中寻找生命的“根”
,三十一岁那一年告病回余姚老家,建了一个阳明洞,练习导引术,久之觉得“此簸弄精神,非道也”
。
第二年又重返官场,希望有所作为。
三十四岁那一年,他与心学大师陈白沙的高足湛甘泉(若水)成了知音,刚订了共同倡明圣学的条约,就发生了这场入诏狱、受廷杖的事件,这对于他不啻猛击一掌,把他打到了成凡成圣的紧要关头。
一、圣人必可学而至
给阳明作行状、年谱的都是他的门生,故有“神化”
的倾向。
说阳明在母腹中待了十四个月才诞生,那是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
这倒也罢了,还有他奶奶岑氏梦见天神抱一赤子乘云而来,在鼓乐奏鸣曲中将赤子交给岑氏,岑氏醒而阳明生,遂起名叫“云”
。
“云”
在古汉语中有“说”
的意思,而阳明到了六岁还不会说话,一个和尚摩挲着他的头顶说:“有此宁馨儿,却叫坏了。”
阳明的祖父王天叙(竹轩先生)恍然大悟,遂改“云”
为“守仁”
。
而一成了“守仁”
,他便立即会说话,还能背诵他爷爷读过的书,众人惊讶不已,他说:“听爷爷读时已默记在心了。”
但王阳明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少年,他性情活泼,好动,且矫健异常,窜奔跳跃,相当欢实,不是循规蹈矩听话的“好孩子”
。
他父亲王华(龙山先生)常为此发愁,亏得他爷爷王天叙非常欣赏理解这个不同凡俗的孙子,他又主要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天性没有受到大家庭惯有的压抑、斫伤,且受到了良好的开放式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