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反思、反省的能力,它伴随着“恭敬”
和“节制”
,以退为进,先把自己“虚”
掉,才能吸收进去真东西。
退到无可再退,反身而诚。
谦到至诚处,便是尧舜之圣。
《中庸》讲“至诚如神”
,至诚了就可以天人合一了。
王阳明如此强调“谦”
和“诚”
,也正因为这是圣人之道。
他曾在《南冈说》中写道:“夫天地之道,诚焉而已耳;圣人之学,诚焉而已耳。”
他费心给儿子写这个扇面,其实是给正宪指明了一条修行的路径,以防跑偏。
以“谦”
“诚”
为伴,便可“上道”
。
一路除去“轻傲”
,便可为良知圣人。
[1]象:是舜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对舜不满,想设法谋害舜,舜得知还是原谅了他,反而对他更好,象被感动。
[2]丹朱: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因德行不端,尧没把帝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舜,尧舜禅让成为佳话。
[3]允恭克让:诚实恭谨,能够克己,宽容让人。
出自《尚书?尧典》,允:诚实。
恭:恭谨。
克:能够。
让:礼让。
[4]温恭允塞:充满温良恭谨,德行笃实,出处同上。
苏轼在《女童致语》曾言:“伏惟皇帝陛下,温恭允塞,缉熙光明。”
[5]伯鲁之简:教育典故。
是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人物赵简子准备确立接班人,他有两个儿子,长子伯鲁,次子无恤。
是立长还是立幼,赵简子拿不定主意。
他想出了一个考验的办法,就把家训写在两片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嘱咐他们遵守家训修身养性。
三年后,考察结果时,伯鲁已经忘了家训的内容,并且连竹简也弄丢了;无恤则随口诵出了家训,并且在父亲问到竹简时随手从袖笼里掏出竹简,呈递给父亲。
因此,无恤被立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