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十九封 书诸阳伯卷二(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合一是合在“意”

之发动,一念发动即知即行,这是知行合一的根。

这封家书最后王阳明又深入讨论了“知”

与“致知”

的区别。

他说:“是所谓知矣,而未可以为致知也。”

“知”

与“致知”

不可划等号。

知道如何奉养父母,必是实际下了奉养的功夫,然后我的“知”

才能算是真知。

憨山大师云:“不入大冶红炉,谁知他是铁汉”

,“知”

与“致知”

,其实是有着明确的检验标准的,如果知道做不到,其实还是不知道。

《易经》说:“知至,至之。”

知至是知道,至之,才是致良知,才是“合”

了“一”

王阳明在末尾还特意强调这是儒家一贯的教法,是孔门正脉。

王阳明心学的终极表达式“致良知”

正是循着孔、孟、程、朱的思想脉络,找到了源头活水,继往开来再创造,冲决至今。

[1]义外:最早见于《周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此处王阳明是援引《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

义,外也,非内也。”

意思是: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是生自内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和外在表现,不全由内心。

所谓“内仁外义”

指内心仁慈待人重情义。

韩愈《上病部礼侍郎中》中有言:“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2]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等到百世以后,再有圣人出,也不会对此感到困惑,原文出自《中庸》。

[3]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

传习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