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3]
从儒家伦理关系角度来看王阳明这封照顾了很多人的家书,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关于孝、悌、礼、仁、义等儒家价值观的践行。
王阳明说:“吾家祖父以来,世笃友爱”
这种相亲相爱的家风,是最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思索和传承的。
王阳明说跟老辈们相比,他们这一代友爱之风已经有些衰薄。
他自己不断给家人写信,关怀诸弟、协调家中琐事,就是在努力营造那个相亲相爱的“场”
,好让家族每个人能在其中感受到血缘亲情,王阳明这个大兄长就是粘合剂,写家书是增强家族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今天通信太发达了,浓情因触达的便捷而稀释,“从前慢”
的家书则显得愈加珍贵。
程颐曾说:“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
仁的内核是爱,家书是对亲人表达爱的方式,爱亲人便是在践行孔子奉的“仁”
,将大仁大爱由家、国外延至天下,便是大丈夫之路,是圣人之路。
王阳明正是走的这一路,受阳明学影响,领导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西乡隆盛,也是这一路。
他在《西乡南洲翁遗训》中把这条路阐释为“敬天爱人”
,这是西乡隆盛把阳明学内化后的一种创造性表达。
“爱人”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敬天”
是循着天理、天道,良知即天道,循天理便是致良知。
能落实“敬天爱人”
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了。
今天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因读了西乡隆盛的《遗训》,被深深触动,随即把自己公司京瓷的社训改为“敬天爱人”
,并一生践行之。
稻盛和夫用“敬天爱人”
的管理理念创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并用“良知”
拯救了濒临倒闭的日航,把“大爱”
传递给了数十万员工。
稻盛和夫是企业家致良知的榜样,家学家风的养成更需要榜样,身为家族中带头大哥的王阳明,一直身体力行,而他用的方式是反求诸己[4],通过反思自己,痛斥自己,从而达到劝诫诸弟的目的。
这封家书中他还写道:“推己尽道,至诚恻坦之处,则其可愧可恨。”
王阳明是以圣贤的标准为参照,检讨自己是否做到了真诚和悲悯,反思和检讨后,觉得自己惭愧可恨。
其原因是怪自己平日“任性作事,率意行私,自以为是……”
不知不觉跑偏了还不知道;自认为正直仗义,实际也放纵趋利;只看到别人不如自己而不能发现自己身上不如别人的地方也很多;只知道别人不遵守礼法,却不能察觉自己也有不遵礼制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责人则明,恕己则昏”
。
不能指责别人的时候明明白白,要求自己时却昏沉颠倒。
互联网和媒体的发达会激发人的指责性思维,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并非基于事实的情绪性评论与谩骂,都是以责备别人来显摆自己高明,这便是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是人类的绝症之一,更是东方主体哲学的“天花”
——不自信其心就不会向往那绝对的善,太自信其心就必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就是孔子坚决反对的“意必固我”
。
王阳明自己是很反感自以为是的,自以为是是自得之学的天敌。
后来心学门徒也有把自以为是当成自得之学的,所谓“良知现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