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希望父亲不为家事操劳,而自己作为一个掌家的大兄长,便把所有责任扛了过来,事无巨细地为家族每个人的发展殚精竭虑。
身在千里之外,也要为家族田地的安置分配献言献策。
作为家族顶梁柱,王阳明在家书中不落下任何一人,都要安排妥帖。
家族要想兴旺,必得有人如此细致地管理。
王阳明有能力,有担当,依良知而行,才换来家族和睦,家业不荒。
今天,我们经常听闻有家族成员之间争家产、闹矛盾、打官司的情形,大都是因为家族中缺乏担当、调解之人,各为己私,最后家不成家。
家书中,阳明询问九弟病情时,期望他能清心寡欲,将来也可成为纯良之士,不是非得要做官。
谈到守文、守章的学业,阳明说:“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
这还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督促自己要尽到作为长兄的教导之责。
既是辛苦命、操心命、又志在成圣的阳明,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中,时刻践行着忠、孝、仁、义、礼等价值观念,王阳明是儒家角色伦理中的完美样板。
忧国忧民的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也还是忍不住谈及国事,说到贼患稍平,军队疲惫不堪,流离失所的百姓也愈加贫困,民生凋敝,一言难尽。
而朝中却悠然自得,仿佛太平盛世,他感叹面对“妖孽并兴,谗谄日甚”
,有识之士能对时局有何指望呢?信中王阳明虽然对当下的局势依旧很悲观,但他个人终于转运了。
这年年底,他转升南京太仆寺少卿,用他自己的话说也算“姿位稍崇”
了,毕竟入了国家九卿之列。
这封家书中职位还没落定的徐爱(曰仁),后来也调升为南京工部员外郎。
王阳明和自己这位妹夫,正好同船南下。
路途漫长,又隔开了与世俗的联系,两人完全从容宁静地一路论道,徐爱集中记录整理,于是天壤之间有了《传习录》上卷。
《传习录》买尽千秋儿女心,徐爱厥功至伟。
后人眼中的王阳明,作为百世之师的王阳明,主要是《传习录》中的王阳明。
而这两封家书中的王阳明,尽管有牢骚,想归隐。
但这个时期,也是王阳明龙场顿悟后新一轮渐修的开始。
官场这个大熔炉,再次成了他的道场,只是这次,他多了几分耐心。
卡夫卡曾说:“耐心是应对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
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平静耐心。
不能弯曲,不能折裂。
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
人们不能逃避这一点。
逃离这条轨道就是崩溃。
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地成长。
胆怯的自我的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
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到幼嫩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
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9]
正因为耐心,王阳明即将开启的,是他大吐光芒的人生下半场。
倘若此刻生命戛然而止,凭他前四十年的各种努力,在明朝的大浪淘沙里,只是一个无名小吏而已。
日后也就不会有人关心他龙场到底悟了个什么?同样,今天我们也不会带着窥私癖,来看他的家书究竟写了个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