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濠梁之思(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庄子则是以具有浪漫色彩的诗人身份,从艺术的视角去观察,他把自己从容、悠闲的心情移植到了游鱼的身上,从而超越了鱼与“我”

的限隔,达到了物我两忘、主客冥合的境界。

《庄子齐物论》中记述了一个“梦为蝴蝶”

的寓言,同样体现了这种超越主客界线、实现物我两忘的特征。

寓言说:前些时候,我(庄子)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高高兴兴地飞舞着,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

一忽儿,醒过来,发现自己仍是形迹分明的大活人。

不觉迷惑了半晌:到底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

物我两忘的结果是客体与主体的合而为一。

从美学的角度来剖析,观赏者在兴高采烈之际,无暇区别物我,于是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在无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输到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我和物的界线完全消灭,我没人大自然,大自然也没人我,我和大自然连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

(朱光潜语)

情趣,原本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

庄子把整个人生艺术化,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情趣,因而向内蕴蓄了自己的一往深情,向外发现了自然的无穷逸趣,于是,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从而能够以闲适、恬淡的感情与知觉对游鱼作美的观照,或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所说的进行“趣味判断”

而惠子则异于是,他所进行的是理智型的解析,以他的认识判断来看庄子的趣味判断,所以就显得扞格不人。

在这里,“通感”

与“移情”

两种心理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有了“通感”

,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人与物之间的冥然契合,才具备了可能性;而通过“移情”

,艺术家才能借助自己的感知和经验来了解外物,同时又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使外物也仿佛具备同样的情感。

这类例证是举不胜举的。

比如,在凤阳街头我看到一副联语:“华灯一夕梦,明月百年心。”

内容十分深刻,涵盖性很强。

但是,何以华灯如梦、明月有心?为什么它们也具有了人的思维和情感?原来,诗人在这里用了以我观物的“移情”

手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位现代的西方诗人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见我执意要去濠梁,主人便请来当地的一位文史工作者为向导。

车出凤阳城,直奔临淮关,来到了钟离故地。

我记起了两百多年前著名诗人黄景仁题为《濠梁》的一首七律:

谁道南华是僻书?眼前遗躅唤停车。

传闻庄惠临流处,寂寞濠梁过雨余。

梦久已忘身是蝶,水清安识我非鱼。

平生学道无坚意,此景依然一起予。

当时黄景仁年仅二十四岁,与诗人洪稚存同在安徽学政朱筠幕中。

他在这年初冬的一场雨后,凭吊了濠梁“遗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