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狮山史影(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北平向为强悍民族聚居之地,金、元两朝都从北平发迹。

应速将燕王改封到南昌,以绝后患。

建文帝还是不以为然,说,燕王与我乃亲生骨肉,何至于此!

但是,形势毕竟是异常严峻的。

面对诸叔王特别是燕王声威日烈、步步进逼的局面,建文帝也日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燕王返回北平后,建文帝即派都督耿瓛掌管北平都司业务,又安排都御史景清为北平布政司参议,都是为了监视燕王府的动静。

当事态进一步发展后,他便接受齐泰、黄子澄等谋士的意见,颁布了削夺诸藩的诏令。

于是,燕王朱棣借口奸臣跋扈,朝廷孤立,社稷危亡,援引《皇明祖训》,以“清君侧”

为由,人京“靖难”

从而爆发了一场持续四年之久的争夺皇位的内战,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攻占南京,登了帝位,建文帝下落不明。

《明史》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而成书早于《明史》八十多年的《明史纪事本末》则记为:建文帝从地道出逃,一些随从人员从水关出城。

鉴于多人聚集多有不便,只留三人在建文帝身边。

他们乘船经吴江、京口,过六合,而后陆行,取道襄阳,最后到了滇南,又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人祥符,侨居西粤,经常往来于云贵之间。

明末著名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记载,燕兵攻破南京金川门后,建文帝束手无策,想蹈火而亡。

这时,翰林院编修程济从奉先殿后取出一个铁条箍紧的匣子,说:“太祖生前嘱咐:太孙日后临大难时,可打开此匣,以找出解救办法。”

建文帝忙叫人打开,只见匣子里装的全是和尚的用品,有剃度用的工具,还有两副袈裟、两副度牒。

建文帝悲叹道:这是运数已尽啊!

于是,抓紧剃去头发,穿上僧服,乘夜逃出聚宝门。

整个亡命过程中,建文帝始终都是以僧人身份出现的。

联语中说的“帝亦为僧”

,本此。

乃祖僧为帝,阿孙帝作僧。

这倒不是朱家与佛门有特殊的夙缘,更非一场简单的历史性游戏,其间存在着制度方面的深层的原因。

那位以撰写大观楼一百八十字长联闻名于世的清代诗人孙髯翁,在《再游狮子山吊建文帝》一诗中,有“滁阳一旅兴王易,建业千官继统难”

之句,说的是朱元璋创业有方而交班无术,凭吊兴亡,寄慨遥深。

清代大诗人、史学家赵翼则从更深层次上进行剖析,在《金川门》一诗中有句云“乃留弱干制强枝,召乱本由洪武起”

“岂知衅即起萧墙,臂小何能使巨指”

明确地指出,肇祸的根源乃在朱元璋身上,正是分封诸王制度造成了干弱枝强、指大于臂,最后,祸起萧墙,无法收拾。

联语中“正觉依然皇觉旧”

,分别讲了孙儿与祖父出家的场所。

建文帝避难滇中,在正续寺为僧,“正觉”

是对正续寺的隐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