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天,我的书包里装了一把炒熟的黄豆,放学后忘记带回家去,第二天发现书包被老鼠咬个大窟窿。
这是妈妈花了两天工夫精心缝制的,我心疼得流出了眼泪。
嘎子哥说,别哭别哭,看我怎样收拾它们。
他的本事也真大,不知道怎么弄来的,一只大老鼠已经被关进小箱子里。
晚上自习结束,他引我到马棚里,就着风灯的亮光,用一块麻布罩住老鼠的脑袋,让我用手掐住,他把事先准备好的半把生黄豆一粒粒塞进老鼠的肛门里,再用针线缝死,然后放出门外。
当夜,院子里发生了一场群鼠大战。
原来,那个老鼠因腹中黄豆膨胀而感到干渴,就拼命喝水,水喝得越多就越是膨胀,憋得实在忍受不住了,便发疯似的追咬它的同类,结果,当场就有三只老鼠送了命。
四
私塾不放寒假,理由是“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
但进了腊月门之后,课业安排相对地宽松一些。
因为这段时间没有背诵,晚自习也取消了,我便天天晚上去逛灯会,看高跷。
但有时,先生还要拉我们命题作诗,或者临机对句,也是很难应付的。
古制:“嘉平封篆后即设灯官,至开篆日止。”
意思是,官府衙门到了腊月(嘉平月)二十前后便要封存印信,停止办公,临时设置灯官,由民众中产生,俗称“灯笼太守”
,管理民事。
到了正月下旬,官府衙门印信启封,灯官即自行解职。
乡村结合本地的实际,对这种习俗做了变通处理。
灯官的差使尽管能够增加一些收人,但旧时有个说法“当了灯官的要倒霉三年”
,因此,一般的都不愿意干。
村上只好说服动员那种平时懒惰、生活无着的“二混子”
来担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计中的困难。
到了旧历除夕,在秧歌队的簇拥下,灯官身着知府戏装,头戴乌纱亮翅,端坐于八抬大轿之中,前有健夫摇旗喝道,两旁有青红皂隶护卫,闹闹嚷嚷地到全村各地巡察。
遇有哪家灯笼不明,道路不平,或者随地倒置垃圾,“大老爷”
便走出官轿,当众训斥、罚款;街头实在找不着岔子,就要走进院子,故意在冰雪上滑溜一下,然后,就以“闪了老爷的腰”
为名罚一笔款。
这笔钱,一般用来支付春节期间各项活动开支,同时给予灯官这类特困户以适当的补助。
被罚的对象多为殷实富户,农村所谓“土财主”
者,往往都是事先物色好了对象,到时候找个名堂,走走过场。
这样,既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又带有鲜明的娱乐性质,颇受民众欢迎。
每当灯官出巡,人们都前呼后拥,几乎是全村出动。
这天晚上,刘先生也拄着拐杖出来,随着队伍观看。
第二天,就叫我们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和一首即事诗。
嘎子哥写了什么,忘记了;我写的散文,名曰《“灯笼太守”
记》,诗是一首七绝:
声威赫赫势如狂,查夜巡更太守忙。
毕竟可怜官运短,到头富贵等黄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