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价值取向(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发展新闻判断力的另一个基本通例——也是为了站稳脚跟——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4]敏感与判断的天敌是疏忽,不懈地学习和精细的比较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之一。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在会上第一次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而没有用北京政府这个过去的说法。

在场的记者没有注意到这个名称上的变化,成为新闻史上疏忽大意的一个“奇闻”

(3)思考、预见

其对象是: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

“坚持不懈地、全神贯注地对带有新的信息的新的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并对冒出这种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进行规律性的探索,以求预测新闻事实的发生”

[5]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面对疲软的市场》评述节目,从不同角度对市场和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对观众迷惑不解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正在蔓延的疲软趋势进行预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提出见解。

从后来市场发展看,节目中的观点、分析、预测是能立得住的。

如果记者缺少思考和预见能力,就不可能对转眼之间市场由抢购到疲软的大起大落的突变形势有清醒认识,并把握住时机及时进行评述。

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的预见力往往反映出记者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准。

记者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顿悟性思维活动。

顿悟,即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极为敏锐的直觉、灵感。

西方新闻界之所以称新闻敏感为“新闻鼻”

,就是形象地说记者要有职业嗅觉。

这种嗅觉近乎于人对外界的直觉感受一样,只要一碰触就产生某种特定感觉。

新闻敏感的培养、提高是记者通过不断“积累、研究、学习、比较、思考、预见”

而形成的。

这十二个字理解起来十分容易,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

美国有限广播公司董事长斯坦利·哈伯德在其《电视与广播时代》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人不可能在新闻学院学到新闻敏感。

新闻学院可以让学生做好准备,将来在一家电台或电视台的新闻编辑部工作;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新闻报道业务技巧,但掌握技巧绝不意味着已具备新闻敏感或新闻判断力了。

哈伯德的论点说明新闻敏感并不是先天具有的,也说明新闻敏感不是靠别人教授能够学到的东西。

那么,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结论是:依靠自己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提高。

新闻敏感来自新闻实践,并不是说一个记者有足够年头的实践自然就具有较高敏感了。

实践确是可以使人获得经验,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必须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提高新闻敏感,才有可能获得更大成功。

虽然在学校课堂上是无法教授新闻敏感,但我们在理论上应该有明确认识,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去进行自我培养、提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