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才能以新的价值观念判断事物。
事实上,新闻价值要素的构成历来都是新闻学最难以下定义的,因而记者判断事物是不可能完全依照某一个标准尺度的。
一般来说,记者判断事物,确定选题往往取向于某一个突出的要素,兼顾考虑其他要素,而不是将所有要素等量齐观。
那么,记者凭借什么能力来判断事物,进而确定价值取向呢?这就是敏锐而正确的新闻判断力。
2.判断与选择
中外广播电视界有经验的资深记者都有相同的共识:一个记者要想让别人承认自己真正胜任工作,就必须向别人证实自己确有新闻才干和新闻敏感。
具体讲,是记者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
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具备准确的新闻判断力,它是记者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准确的新闻判断力特指记者判断什么事物值得采访报道的能力。
通常,可以参照下述8个要点进行判断:
第一,判断某个事物能否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第二,判断同一事件的各种事实构成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
第三,判断某些看来不太显著的社会信息和新闻线索能否引发出重要新闻。
第四,判断某个已经报道的新闻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的内容。
第五,在地方新闻中或其他消息中发现适合全国性报道的内容。
第六,在全国性新闻中发现适合地方进一步扩展报道的内容。
第七,在一般性新闻中迅速发现特写、专题报道的角度。
第八,察觉、预见到一些将会构成重大新闻的迹象。
新闻判断力作为记者的职业素养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的,集中外优秀记者之经验,其主要的途径有以下三条。
(1)积累、研究
其对象是:形势、情况和知识。
我国新闻界的前辈邵飘萍、范长江等著名记者认为,一个有潜力的记者应该对政府,对记者所在地区的实权人物,对支持所在地区的经济工商界人士,对学校及地方名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对人、政府、艺术、政治、教育、科学、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有关知识的掌握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唯有如此,才能为发展新闻判断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989年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作品《我国耕地人口承载力已经处于临界状态》,就是记者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
记者平时对国土、耕地、人口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关系这一问题比较关注。
1989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宣布:4月14日,我国人口将突破11亿。
听到这个消息,记者感到报道的时机和新闻由头都具备了。
于是,以人物专访的形式采访了国家土地局局长,揭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日益减少的矛盾,并提出了综合治理解决矛盾的办法。
(2)学习、比较
其对象是: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
“发展新闻判断力的最好方法之一,是把那些老资格的新闻工作者的直觉同你的直觉相对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