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文”
字加三点水,又如对有的用字改加反犬旁,总之是表示洪水野兽的意思。
信中所说郭、杨、张、宋,分别是指郭松林、杨鼎勋、张曜、宋庆。
郭松林本是湘军将领,后从淮军,这时与本即为淮将的杨鼎勋,同为李鸿章统下的主将;张曜、宋庆则为豫军所属。
信中还注说“省三闻悔前去,愿复回营,已函促之”
的事情,“省三”
为刘铭传字,其人作为淮军名将,在统军、从政的生涯中,多退多出、反复不定是一大特点,此番“悔”
去而复归,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
此信中李鸿章对平捻最终收功,作有一两月或数月的预期,结果尚算如愿。
最后,西捻军被包围在直隶、山东交界的北有减河、南有黄河、西有运河、东临大海的狭小地区,在六月末即告覆败,张宗禹投徒骇河“穿秫凫水,不知所终”
。
或说其牺牲,或说他在某地隐居下来终老,如此等等,传说不同。
这当然是后话了。
有意思的是,李鸿章此信中还有“三弟(按:指李鹤章)从前请乩,有灭于卫辉之说,果能验否,则在天意”
的说法。
而事实上捻军并没有“灭于卫辉”
,乩语没有应验,真是所谓“天意”
不如“人为”
了。
他们这等人也诉诸请乩占卜这类事情,其实并不奇怪,当年社会上神秘文化氛围还是很浓厚的,在战乱不息、人心惶惶的情况下,寄望于神秘预示,以从中得到“天意”
早定的心理安慰,这也就是其中的“妙谛”
。
曾国藩兄弟不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1]此信原以《致李瀚章》为题,载“新全集”
(代指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下同)第29册第481—482页,时间标为“同治六年三月初七日”
,年份当有误。
理由:1.李瀚章由署理湖广总督改浙江巡抚,朝命是在同治六年十二月间,不可能于同年三月有“交卸鄂督”
事。
2.李鸿章驻直隶景州,是同治七年二三月间事。
3.信文中有“郑小山丈署晋抚”
句,郑小山即郑敦谨,其人署理山西巡抚,是在同治七年二月。
故该信时间酌改为“同治七年”
三月初七日。
顺便说明,信的月、日当为原始件中本有,一般不会有误,问题主要在年份的确定,因为通常情况下,原信是无年份的(没必要赘写),这就需要辑录者考订,“新全集”
中的家书亦属这种情况,有些在考订加置的年份上出现错讹。
后面还有若干信件涉及订正其年份之误,至于月、日依旧的理由在这里一并述出(“前言”
中亦曾言及),下边不再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