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唯仁者能好人:人际交往中,如何分辨小人与君子
banner"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
是喜欢,“恶”
是厌恶。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追求仁的人,才能够“好人”
,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个人,也能够“恶人”
,发自内心地表达出对他人的不喜欢、不接受。
关于《论语》的解读有很多,很难说到底谁对谁错。
《论语》没有逗号和句号,标点符号是后人添加的,在解读时,有时因为断句不同,理解也不一样。
关于这句话的解读很多。
你可以理解为,孔子说,一个仁者,可以好人也可以恶人,要爱憎分明,不要做墙头草。
孔子讨厌乡愿。
“乡愿”
就是老好人,树叶掉到脑袋上都怕打到头,跟谁都说好,看世上没有一个坏人。
孔子说这不是好人,而是没有原则的人。
人一旦没有原则,就会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任何时候都没有勇气指出坏人。
“好人”
和“恶人”
合在一起,是成为“仁人”
的条件。
仁者既能够看到他人的闪光点,也敢于指出坏人的缺点。
我个人还有另外一层理解,就是将这句话拆开进行阐释,同样成立。
“唯仁者能好人”
,仁者好人,是因为仁者具有人性之光辉,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个人。
当一个人在喜欢他人、欣赏他人时,不因为头衔,不因为地位,也不因为当下的青春容颜,而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与仁者不同的是小人,小人爱的不是某个人,他爱的是物,是地位,是外在的东西。
我为什么敢这样理解?因为“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如果能够爱人就可以被称作仁,那么,“唯仁者能好人”
是能够成立的。
“唯仁者能恶人”
,指出仁者与小人的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