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状态里。
扪心自问,我们一年中有多少天是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快乐的?很多人工作的时候总期待放假,处于假期中又觉得无法忍受平淡的生活,必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去旅行了,一路上却开始抱怨,觉得舟车劳顿,旅途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浪漫,恨不得赶紧回家。
当我们能够学会求仁,去求不被外物所役,去求自己能够有一个天命与理想时,就能真实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恒久的,无论贫富,都不会消散。
接着,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仁者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即便粗茶淡饭,也能安住于仁的当下。
在仁者眼里,哪怕环境再恶劣,也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他看一个地方好不好,不在于是否富丽堂皇、是否环境优美,重要的是这个地方能不能让自己内心平静。
“知者利仁”
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
可以理解为智者以仁行利。
智者能够将仁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运用仁帮助更多的人。
可以理解为以利养仁。
一个人就算生活富足而美好,能够“长处乐”
,他依然应该用仁来修炼自己的品行。
还可以理解为智者对仁有利。
智者可以为仁赋能,在仁这件事情上能有更多的发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使得仁的边界不断地扩充。
因此,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此处,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自尊》,将仁和不仁做出心理学的界定。
《自尊》讲到,拥有较高的自尊水平的人,接近于孔子所说的“仁者”
,他有着稳定的高自尊,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变化,对其影响都不大,他能够愉快地生活。
如果一个人处于低自尊的状态,他就会活得很痛苦,他对自己的评价、对生活的感知,完全取决于外在环境的变化和反馈,这就是“不仁”
的状态。
我们可以用孔子的这句话来自省,努力做一个既可以“处约”
,也可以“处乐”
的人。
人生起起伏伏,生活有好有坏,用作家麦家老师的话,叫“人生海海”
。
说不清你什么时候会过上好的生活,什么时候又会忽然跌入谷底。
既然如此,就不要陷入其中。
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性,这并不可怕;无论生活好坏,都不接受,那才最可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