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种赞美之词我自然喜欢听。
但也会有人质疑和批评,说很多难听的话,这可能缘于误解,也可能缘于“樊登读书”
做得不够尽善尽美。
这时,我会想到孔夫子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每个人都是社会型的动物,人人都希望能够被别人理解,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真诚的人。
倘若别人不理解呢?这就到了修炼“人不知而不愠”
的时刻。
从大学时代到如今,这么多年,我只觉得孔子对我的帮助太大太大,而我能回报的太少太少!
我时常感觉自己欠了孔子不少。
没想到我现在竟然可以讲解《论语》!
历朝历代,非饱学之士不敢讲解《论语》。
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便头脑发热,想结合我读过的一些书,也把《论语》梳理一遍。
因为我有时会觉得,我身边的朋友和会员们如果不能够全面了解《论语》,将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因为你不知道你性格的底色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周围的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成书于战国初年的《论语》还能起作用吗?《论语》在今天,应该如何被理解?如何被看待?尤其是如何被应用?只有我们在用它,它才是一个活的学问;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作文字,当作讲课时的教材,那《论语》就是死的、僵化的,而我们不需要“死”
的知识。
我在网上搜索过《论语》。
有的把《论语》当成文本,用白话文进行解释,这只是对其做浅白的、干瘪的,甚至不符合孔子本意的释义,忽视了它最为珍贵的内核。
我想做的,是尽量去还原《论语》里每一句话在当年本来的意思,同时赋予《论语》在今天这个时代以新的生命。
我发现西方的心理学、现代的脑科学,都是对《论语》很好的验证。
今天的创业者、焦虑的父母们,又都是在现代最需要《论语》的读者。
所以,我讲解《论语》的每一句时都结合了当代的生活和今天最新的理论。
有时候我自己看看,觉得也还有点道理。
最后,我要补充的是,《樊登讲论语》一定会引起很多争议,因为《论语》微言大义,每一句话都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每种解释都能够追本溯源,找到一个大学者做背书。
但不同的时代,对《论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我讲《论语》的目的,不是要在学术上给《论语》定一个“标准版”
。
我不是做学术性的研究,也并不想参与学术上的辩论,我只是讲出自己的理解,把重点放在《论语》的应用上,讲《论语》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希望《论语》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更多的联结,能够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具有特色的启发。
这便是我读《论语》的初衷和原则,目的和意义。
如果孔夫子泉下有知,应该会说一句:“知其不可而为之,难矣哉!”
这算是对我的鼓励吧!
希望大家喜欢《论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